
熵(Entropy)是一个跨学科的核心概念,在热力学、信息论和统计力学中具有不同但相关的定义。以下是基于汉英词典视角的详细解释:
熵最初由克劳修斯(Rudolf Clausius)在1865年提出,用于描述热力学系统的无序程度。其定义为:
熵变(ΔS)等于系统吸收的热量(Q)与绝对温度(T)的商,即:
$$ Delta S = frac{Q{text{rev}}}{T} $$
其中 ( Q{text{rev}} ) 表示可逆过程的热量交换。熵增原理(热力学第二定律)指出:孤立系统的熵永不减少,即系统自发趋向无序状态。
来源:Clausius, R. (1865). The Mechanical Theory of Heat.
玻尔兹曼(Ludwig Boltzmann)从微观角度定义熵,揭示其统计本质:
熵是系统微观状态数(Ω)的对数函数:
$$ S = k_B ln Omega $$
式中 ( k_B ) 为玻尔兹曼常数。该公式表明:熵衡量分子运动的混乱度,状态数越多,熵值越高。
来源:Boltzmann, L. (1877).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Second Law of Thermodynamics and Probability Theory.
香农(Claude Shannon)在1948年将熵引入信息论,定义为:
信息的不确定性或随机性的度量:
$$ H(X) = -sum_{i} p_i log_2 p_i $$
其中 ( p_i ) 为事件发生的概率。熵值越高,信息的不确定性越大(如抛硬币的熵高于掷骰子)。
来源:Shannon, C. E. (1948). A Mathematical Theory of Communication. Bell System Technical Journal.
来源:王竹溪《热力学》(高等教育出版社,1955年)。
熵(Entropy)是一个跨学科的重要概念,主要应用于物理学和信息论,其核心含义是描述系统的无序程度或不确定性。以下是详细解释:
由德国物理学家克劳修斯提出,是热力学第二定律的核心概念:
由香农(Claude Shannon)在1948年提出,用于量化信息的不确定性:
场景 | 低熵状态 | 高熵状态 |
---|---|---|
冰块融化 | 有序晶体结构 | 无序液态水分子 |
数据压缩 | 重复规律性高(易压缩) | 随机性强(难压缩) |
熵的本质是描述系统从“特殊”到“一般”的演化倾向,既是物理规律的体现,也是信息科学的基石。
白喉性哮吼北里霉素苯甲酸乙酰酯玻璃体炎肠吻合钮虫胶巴豆初期郁滞达门那特等温效率黑氏手术回转式薄膜蒸发器琥珀氨苯砜教士接受公共救济者经纪人的闲余贷方余额经皮己氧羟丙氧苯酸控制带腊瑟福德原子螺轮联动内拉切削偏振面的旋光破乳剂SP热扩散法十进制符号十一烷酰胺水阻速度误差脱甲基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