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劳德曼氏皮质区英文解释翻译、布劳德曼氏皮质区的近义词、反义词、例句
英语翻译:
【医】 Brodmann's area
分词翻译:
布的英语翻译:
cloth; fabric
【建】 cloth
劳的英语翻译:
fatigue; put sb. to the trouble of; service; work
德的英语翻译:
heart; mind; morals; virtue
曼的英语翻译:
graceful; prolonged
氏的英语翻译:
family name; surname
皮质区的英语翻译:
【医】 cortical area
专业解析
布劳德曼氏皮质区(Brodmann areas),是德国神经解剖学家科比尼安·布劳德曼(Korbinian Brodmann)于1909年根据大脑皮层细胞构筑(细胞类型、密度、分层结构)的差异,将人类大脑皮层划分为52个(最初为47个,后扩展)具有不同编号的功能区域的系统。这一分区系统并非基于解剖学上的脑回划分,而是依据微观结构特征,旨在揭示不同皮层区域可能具有的不同功能。尽管现代神经科学发现了更复杂的脑区功能连接和划分方式,布劳德曼分区系统因其简洁性和历史重要性,至今仍被广泛用于描述大脑皮层功能定位的参考框架。
核心要点:
- 定义基础: 基于大脑皮层的细胞构筑学(Cytoarchitecture),即皮层内神经元的类型、大小、密度以及各层的相对厚度和排列方式。布劳德曼通过对尼氏染色的大脑切片进行显微镜观察,识别出这些微观结构的差异区域。
- 编号系统: 每个分区被赋予一个唯一的数字编号(如BA 4, BA 17, BA 44/45等)。这些编号本身不直接表示功能或位置顺序,仅代表布劳德曼在研究中标记的顺序。
- 功能关联: 虽然分区本身基于结构,但许多布劳德曼分区后来被证明与特定的神经功能密切相关。例如:
- BA 17: 初级视觉皮层(V1),位于枕叶距状裂周围,是视觉信息处理的第一站。
- BA 4: 初级运动皮层,位于中央前回,主要控制对侧身体的随意运动。
- BA 3, 1, 2: 初级体感皮层,位于中央后回,接收和处理身体各部分的触觉、痛觉、温度觉等躯体感觉信息。
- BA 41 & 42: 初级听觉皮层,位于颞横回,处理听觉信息。
- BA 44 & 45: 通常合称为布洛卡区(Broca's area),位于优势半球(通常是左半球)额下回后部,与语言产生、语法处理密切相关。
- BA 39 & 40: 角回和缘上回,属于顶下小叶的一部分,与语言理解(韦尼克区的一部分)、阅读、计算、空间认知等功能相关。
- 应用与局限:
- 应用: 为神经解剖学、神经影像学(如fMRI、PET研究)、神经病学和认知神经科学提供了一个通用的、标准化的参考框架,用于描述大脑激活或病变的位置。
- 局限: 分区边界在个体间存在差异;功能并非严格局限于单一分区,复杂功能涉及多个分区组成的网络;现代研究揭示了更精细的功能亚区划分和基于连接模式的脑区划分(如连接组学)。
- 汉英对照关键术语:
- 布劳德曼氏皮质区 / 布劳德曼分区 - Brodmann areas (BAs)
- 细胞构筑学 - Cytoarchitecture
- 大脑皮层 - Cerebral cortex
- 神经元 - Neuron
- 功能定位 - Functional localization
- 初级视觉皮层 - Primary visual cortex (V1)
- 初级运动皮层 - Primary motor cortex
- 初级体感皮层 - Primary somatosensory cortex
- 初级听觉皮层 - Primary auditory cortex
- 布洛卡区 - Broca's area
- 韦尼克区 - Wernicke's area (涉及BA 22, 39, 40等)
- 额叶 - Frontal lobe
- 顶叶 - Parietal lobe
- 颞叶 - Temporal lobe
- 枕叶 - Occipital lobe
权威性来源参考:
- 布劳德曼原始著作: Brodmann, K. (1909). Vergleichende Lokalisationslehre der Großhirnrinde in ihren Prinzipien dargestellt auf Grund des Zellenbaues. Leipzig: Johann Ambrosius Barth. (英译本: Brodmann's Localisation in the Cerebral Cortex)
- 经典神经解剖学教科书:
- Nieuwenhuys, R., Voogd, J., & van Huijzen, C. (2008). The Human Central Nervous System: A Synopsis and Atlas (4th ed.). Springer. (对布劳德曼分区有详细描述和图谱)
- Mai, J. K., Paxinos, G., & Voss, T. (Eds.). (2008). Atlas of the Human Brain (3rd ed.). Academic Press. (包含基于布劳德曼分区的详细脑图谱)
- 神经科学权威综述/资源:
- Zilles, K., & Amunts, K. (2010). Centenary of Brodmann's map — conception and fate. Nature Reviews Neuroscience, 11(2), 139–145. (回顾布劳德曼分区的历史、原理和现代意义)
- National Institute of Neurological Disorders and Stroke (NINDS) 官方网站关于大脑基础知识的介绍常会提及布劳德曼分区作为功能定位的参考框架。
- BrainInfo 数据库提供了布劳德曼分区的交互式地图和信息。
网络扩展解释
布劳德曼氏皮质区(Brodmann's area)是神经科学中用于描述大脑皮层功能分区的经典系统,由德国神经学家科比尼安·布洛德曼(Korbinian Brodmann)于1909年提出。
核心概念:
-
划分依据
基于大脑皮层的细胞结构(细胞类型、密度和排列方式),将皮层划分为52个不同区域。这种分类方法称为“细胞构筑学”。
-
功能意义
不同编号的区域对应特定功能,例如:
- 4区:初级运动皮层,控制自主运动;
- 17区:初级视觉皮层,处理视觉信息;
- 44区(布洛卡区):与语言产生相关。
-
应用领域
该分区系统至今仍被用于脑成像研究、神经外科手术定位及认知功能研究中。
补充说明:
- 尽管现代技术(如fMRI)提供了更精细的功能定位,但布劳德曼分区仍是基础参考框架。
- 部分区域的功能存在争议或需结合其他脑区协同作用。
如需具体分区的完整列表及详细功能,建议查阅神经解剖学权威资料或脑图谱。
分类
ABCDEFGHIJKLMNOPQRSTUVWXYZ
别人正在浏览...
氨基醇酸树脂涂料阿魏丸包工契约闭孔线布吕克氏肌场帐导管的低沉底相段表地址多路接数干冰感光度测量法海马多林厚边环烷基夹竹桃属茎经济部类巨红细胞克兰希米特氏腺盲目性猫喘样震颤强原子化学全国对外贸易会全汉字交换码人为误差三爪取弹钳听窝未成年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