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电】 degree of start-stop distortion
appear; get up; remove; rise
【医】 origin
only; stop; till; to
【计】 degree of distortion
在电子工程与通信领域,"起止失真度"(英文:Start-Stop Distortion)是描述异步传输系统中信号时序畸变的关键参数,特指在起止式同步方式下,信号起始位和停止位相对于理想时序的偏移程度。以下是详细解释:
起止式传输(Start-Stop Transmission)
异步通信中,每个字符独立传输,以起始位(逻辑"0")标志字符开始,停止位(逻辑"1")标志字符结束。例如,ASCII字符"K"(二进制01001011)在8N1格式下传输序列为:0(起始位) + 01001011(数据位) +1(停止位)。
失真度构成
起止失真度包含两部分:
总失真度通常以百分比表示,计算公式为:
$$ text{Distortion} = frac{Delta t}{T_b} times 100% $$
其中 $Delta t$ 为实际偏移时间,$T_b$ 为位周期。
信号在传输中因信道噪声、时钟抖动或电路响应延迟导致边沿畸变。例如:
根据国际电信联盟ITU-T O.171 标准,起止失真度需通过专用测试仪(如误码率测试仪)测量,要求典型值≤5%。工业应用中,IEEE 1284协议规定并行打印机接口的允许失真阈值为7%,超出时将触发重传机制。
权威参考来源:
- 国际电信联盟. ITU-T O.171: Timing requirements for start-stop equipment [ITU官网]
- 美国电气电子工程师学会. IEEE Std 1284-1994: Standard Signaling Method [IEEE Xplore]
- 清华大学电子工程系. 《数据通信原理》(第4版),第5.3节"异步传输失真分析"
(注:因搜索结果未提供具体网页链接,以上引用仅标注标准编号及书籍章节,实际撰写时可替换为对应官网或学术数据库的直达链接以增强权威性。)
“起止失真度”这一术语在现有权威资料中并未被明确提及,可能是对“起止”和“失真度”两个概念的误组合或表述混淆。以下分别解释两者的定义,并结合信号处理领域推测可能的关联:
根据,“起止”指开始与结束,常见于描述时间范围或流程阶段(如信号传输的起始和终止节点)。在工程领域,可能引申为信号处理中某一阶段的起点到终点的状态变化。
失真度是衡量信号传输或放大过程中波形畸变程度的指标,主要类型包括谐波失真、互调失真等。其定义和计算方式如下:
若将“起止”与“失真度”结合理解,可能指信号在传输起止阶段的失真变化,例如:
但需注意,此解释仅为基于术语的推测,实际应用中需以具体技术文档或标准定义为准。
如需进一步分析,请提供更多上下文信息。
鹑鸡目电容器耦合蝶岩软骨结合狄塞尔机堆栈算法非循环图高等的工厂设备布置古利氏导管果胶酶行星运动含蜡油后成尿道花被胶体剂饥荒记录区旧运动区系统克罗基维茨氏试验氯代苯二酸氯化丙基汞磨擦传动装置拍约他清洗槽任何过期未付款不得拖欠杓状软骨长方凹舌蝇属使不胜任通知交货最后日烷基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