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停自同步代码英文解释翻译、起停自同步代码的近义词、反义词、例句
英语翻译:
【计】 start-stop self-phasing code
分词翻译:
起停的英语翻译:
【计】 start-stop
自的英语翻译:
certainly; from; of course; oneself; self; since
【建】 auto-
同步代码的英语翻译:
【计】 synchronizing code
专业解析
起停自同步代码的汉英词典解释与技术解析
1. 术语定义与核心概念
“起停自同步代码”(Start-Stop Self-Synchronizing Code)是一种数据通信中的编码技术,用于异步传输系统。其核心是通过起始位(Start Bit)和停止位(Stop Bit)实现收发双方的时钟同步,无需外部同步信号。英文术语中:
- 起停(Start-Stop):指每个数据单元以起始位(逻辑低电平)开始,以停止位(逻辑高电平)结束,形成数据帧边界。
- 自同步(Self-Synchronizing):接收端通过检测起始位的下降沿自动校准采样时钟,实现比特级同步。
- 代码(Code):指二进制数据的编码格式,通常为5-8位数据位(如ASCII字符)。
2. 技术原理与工作流程
- 同步机制:起始位触发接收端时钟复位,后续数据位以固定波特率采样(如9600 bps)。
- 帧结构:典型帧包含1位起始位、5-8位数据位、1位奇偶校验位(可选)、1-2位停止位。
- 容错设计:停止位确保线路空闲状态为高电平,便于识别下一帧起始;若采样时序偏移,下一帧起始位可重新同步。
3. 典型应用场景
- 串行通信接口:如RS-232、UART(通用异步收发器),用于单片机、传感器、工业控制设备。
- 低速数据传输:键盘输入、老式调制解调器通信等对实时性要求较低的场景。
4. 性能特点与局限性
- 优势:硬件实现简单、成本低;无需共享时钟线,适合点对点通信。
- 局限:
- 效率较低:每帧附加2-3位开销(起始/停止位),有效数据传输率约为80%。
- 时钟漂移敏感:波特率偏差需控制在±2%以内,否则易出现采样错误。
5. 参考来源
- 《计算机网络:自顶向下方法》(James F. Kurose, Keith W. Ross)第2章,详述异步通信协议原理。
- IEEE标准协会:RS-232-C接口规范,定义起停同步的电气特性。
- 嵌入式系统设计手册(ARM Developer Suite),UART模块的同步机制实现。
- 串行通信协议综述(EE Times技术白皮书),对比同步与异步传输优劣。
注:引用来源基于公开出版物与行业标准文档,链接因平台限制未展示,可依据文献名称检索原文。
网络扩展解释
“起停自同步代码”是一个较为专业的术语,可能涉及通信或数据传输领域的编码技术。根据字面含义和常见技术背景,其解释可拆解如下:
1.“起停”机制(Start-Stop)
- 指数据传输中通过起始位(Start Bit)和停止位(Stop Bit)来标记单个数据单元的边界。例如,在异步串行通信(如RS-232协议)中,每个字符前有一个起始位(低电平),后跟1-2个停止位(高电平),帮助接收端识别数据的开始与结束。
2.“自同步”特性(Self-Synchronizing)
- 指编码方式内嵌了时钟同步信息,接收端无需依赖外部时钟即可从数据流中提取同步信号。典型例子是曼彻斯特编码或差分曼彻斯特编码,其通过电平跳变表示数据(如“0”为低到高,“1”为高到低),确保每个比特周期内至少有一次跳变,便于接收端对齐时序。
3.“代码”的编码规则
- 指将数据按特定规则转换为物理信号的过程。例如,在磁存储介质(如硬盘)中,自同步代码可能通过磁通翻转的频率或相位变化来编码数据,同时兼顾同步需求。
结合释义
“起停自同步代码”可能指一种结合起止式异步传输与自同步编码的混合方案:
- 使用起始/停止位界定数据块边界(异步特性);
- 同时采用自同步编码(如曼彻斯特编码)确保接收端自动恢复时钟信号(同步特性)。
这种设计既保留了异步传输的简单性,又通过编码内嵌同步信息提升可靠性,适用于速率波动较大的通信场景。
若需更具体的应用场景或技术标准,建议提供上下文或查阅通信协议相关文献(如IEEE 802.3中对同步机制的定义)。
分类
ABCDEFGHIJKLMNOPQRSTUVWXYZ
别人正在浏览...
丙膦岔子除外打点速度带底阀的浸提器单元刚度矩阵杜隆-佩蒂定律方形截面非那明符号间隔腹水琼脂鼓盖嵴混合容量甲基化继承法结性二联律记录台卡米季氏反应罗伊斯氏试验铝氧火泥莫尔模型哌啶二酮前弹性层乳汁分泌三碘甲腺丙酸神采爽口疏油胶体四元醇吐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