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停自同步代碼英文解釋翻譯、起停自同步代碼的近義詞、反義詞、例句
英語翻譯:
【計】 start-stop self-phasing code
分詞翻譯:
起停的英語翻譯:
【計】 start-stop
自的英語翻譯:
certainly; from; of course; oneself; self; since
【建】 auto-
同步代碼的英語翻譯:
【計】 synchronizing code
專業解析
起停自同步代碼的漢英詞典解釋與技術解析
1. 術語定義與核心概念
“起停自同步代碼”(Start-Stop Self-Synchronizing Code)是一種數據通信中的編碼技術,用于異步傳輸系統。其核心是通過起始位(Start Bit)和停止位(Stop Bit)實現收發雙方的時鐘同步,無需外部同步信號。英文術語中:
- 起停(Start-Stop):指每個數據單元以起始位(邏輯低電平)開始,以停止位(邏輯高電平)結束,形成數據幀邊界。
- 自同步(Self-Synchronizing):接收端通過檢測起始位的下降沿自動校準采樣時鐘,實現比特級同步。
- 代碼(Code):指二進制數據的編碼格式,通常為5-8位數據位(如ASCII字符)。
2. 技術原理與工作流程
- 同步機制:起始位觸發接收端時鐘複位,後續數據位以固定波特率采樣(如9600 bps)。
- 幀結構:典型幀包含1位起始位、5-8位數據位、1位奇偶校驗位(可選)、1-2位停止位。
- 容錯設計:停止位确保線路空閑狀态為高電平,便于識别下一幀起始;若采樣時序偏移,下一幀起始位可重新同步。
3. 典型應用場景
- 串行通信接口:如RS-232、UART(通用異步收發器),用于單片機、傳感器、工業控制設備。
- 低速數據傳輸:鍵盤輸入、老式調制解調器通信等對實時性要求較低的場景。
4. 性能特點與局限性
- 優勢:硬件實現簡單、成本低;無需共享時鐘線,適合點對點通信。
- 局限:
- 效率較低:每幀附加2-3位開銷(起始/停止位),有效數據傳輸率約為80%。
- 時鐘漂移敏感:波特率偏差需控制在±2%以内,否則易出現采樣錯誤。
5. 參考來源
- 《計算機網絡:自頂向下方法》(James F. Kurose, Keith W. Ross)第2章,詳述異步通信協議原理。
- IEEE标準協會:RS-232-C接口規範,定義起停同步的電氣特性。
- 嵌入式系統設計手冊(ARM Developer Suite),UART模塊的同步機制實現。
- 串行通信協議綜述(EE Times技術白皮書),對比同步與異步傳輸優劣。
注:引用來源基于公開出版物與行業标準文檔,鍊接因平台限制未展示,可依據文獻名稱檢索原文。
網絡擴展解釋
“起停自同步代碼”是一個較為專業的術語,可能涉及通信或數據傳輸領域的編碼技術。根據字面含義和常見技術背景,其解釋可拆解如下:
1.“起停”機制(Start-Stop)
- 指數據傳輸中通過起始位(Start Bit)和停止位(Stop Bit)來标記單個數據單元的邊界。例如,在異步串行通信(如RS-232協議)中,每個字符前有一個起始位(低電平),後跟1-2個停止位(高電平),幫助接收端識别數據的開始與結束。
2.“自同步”特性(Self-Synchronizing)
- 指編碼方式内嵌了時鐘同步信息,接收端無需依賴外部時鐘即可從數據流中提取同步信號。典型例子是曼徹斯特編碼或差分曼徹斯特編碼,其通過電平跳變表示數據(如“0”為低到高,“1”為高到低),确保每個比特周期内至少有一次跳變,便于接收端對齊時序。
3.“代碼”的編碼規則
- 指将數據按特定規則轉換為物理信號的過程。例如,在磁存儲介質(如硬盤)中,自同步代碼可能通過磁通翻轉的頻率或相位變化來編碼數據,同時兼顧同步需求。
結合釋義
“起停自同步代碼”可能指一種結合起止式異步傳輸與自同步編碼的混合方案:
- 使用起始/停止位界定數據塊邊界(異步特性);
- 同時采用自同步編碼(如曼徹斯特編碼)确保接收端自動恢複時鐘信號(同步特性)。
這種設計既保留了異步傳輸的簡單性,又通過編碼内嵌同步信息提升可靠性,適用于速率波動較大的通信場景。
若需更具體的應用場景或技術标準,建議提供上下文或查閱通信協議相關文獻(如IEEE 802.3中對同步機制的定義)。
分類
ABCDEFGHIJKLMNOPQRSTUVWXYZ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