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建】 chamber pan
lead
【医】 molybd-; molybdo-; Pb; plumbi; plumbum
【医】 pavimentum ventriculi
铅室底是传统硫酸制造工艺"铅室法"中的核心反应容器组成部分。该术语源自19世纪工业化制酸技术,指由铅板密封构成的方形反应室底部结构,其设计主要考虑耐腐蚀性和气密性要求。在铅室法制酸过程中,二氧化硫气体在此处与硝酸蒸汽、水蒸气发生复杂氧化反应,最终在底部冷凝生成硫酸液体。
根据《化学工程大辞典》记载,典型铅室底厚度可达5-8毫米铅板层,底部倾斜3-5度便于酸液收集。这种设计使得反应生成的硫酸能沿倾斜表面流入石质收集槽,同时保证未反应气体继续在室内循环。英国化学家John Glover在1859年改进的铅室底结构,将硫酸生产效率提升了40%。
现代工业考古发现,保存完好的19世纪铅室底样本显示其采用纯度99.9%的软铅材质,接缝处使用铅锡合金焊接。这种结构虽已被接触法取代,但在化学工程史上具有重要地位,现存于伦敦科学博物馆的1880年代铅室底实物,完整展示了早期硫酸工业的装备水平。
“铅室底”是一个专业术语,其英文翻译为lead chamber pan,主要用于机械或化工领域。以下是详细解释:
词义解析
应用场景
该术语可能与早期工业设备相关,例如硫酸制造中使用的铅室反应器底部部件。铅材质的底盘可抵抗酸性物质的腐蚀,保障设备稳定性。
补充说明
现代工业中,铅材质因环保和健康问题逐渐被替代,但“铅室底”仍可能出现在历史文献或特定技术文档中。若需更具体的工程定义,建议参考专业机械或化工词典。
白头发的稠渣传热熔融盐吹入器垂体体质的初审判决发泡助剂歌星黑色干葡萄状疹核网丝简易固定起重机结晶半衰期精神分析经验上的进货退出机械曝气绝对音量连接帧靡茜酰胺求根丘脑下部核综合征全身免疫法人心果甙如婴儿受父亲支配世善说天体气象学啼鸣呼吸味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