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英词典

暗示性的讯问英文解释翻译、暗示性的讯问的近义词、反义词、例句

英语翻译:

【法】 leading question

分词翻译:

暗示的英语翻译:

hint; implicate; imply; allude; clue; insinuate; intimate; suggest; intimation
insinuation; allusion; implication
【医】 suggestion

讯问的英语翻译:

ask about; cross-question; inquest; interrogate
【法】 arraignment; inquisition; interrogation; interrogatory; query
questioning

专业解析

暗示性的讯问(Suggestive Interrogation)指在司法审讯或调查询问中,提问者通过语言或非语言方式间接引导被询问者作出特定回答的交流策略。其核心特征在于避免直接陈述事实,转而使用隐含指向性、诱导性或模糊表述,使被询问者无意识地接受或认同某种预设结论。


一、术语定义与法律背景

在英美证据法中,暗示性讯问常被视为可能影响证言可靠性的因素。例如,《布莱克法律词典》(Black's Law Dictionary)将其定义为:

"提问方式隐含答案或诱导被询问者采纳特定观点,可能扭曲事实回忆或陈述的自愿性。"

(来源:Black's Law Dictionary, 11th ed., Thomson Reuters, 2019, p. 892)

中国《刑事诉讼法》第52条虽未直接使用该术语,但规定禁止以"威胁、引诱、欺骗等非法方法收集证据",司法实践中暗示性提问可能被归类为"引诱"范畴。


二、语言学特征与表现形式

  1. 预设性提问

    在问题中嵌入未经验证的假设(如:"你离开现场时是几点?" 隐含"你曾出现在现场")。

  2. 选择性引导

    提供有限选项(如:"凶器是刀还是棍棒?"),迫使被询问者在预设范围内作答。

  3. 权威暗示

    通过语气或身份暗示答案预期(如:"有目击者看到你了,对吗?")。


三、法律风险与学术批判

美国最高法院在United States v. Henry(1980)案中指出,暗示性手段可能侵犯被告人第六修正案权利。法学界普遍认为其危害在于:


四、规范应对与专业建议

联合国《执法人员行为守则》第5条要求审讯需"公正、合法"。实务中应:

  1. 采用开放式提问(如:"请描述当时发生的情况");
  2. 全程录音录像固定证据链条;
  3. 参考《刑事审讯与供述》(Inbau et al., 2013)提出的"非强制审讯九步法"。

(术语定义参考《元照英美法词典》法律出版社2019版;案例引自United States v. Henry, 447 U.S. 264 (1980);心理学研究见Loftus, E.F. (1979). Eyewitness Testimony.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网络扩展解释

“暗示性的讯问”是指在提问过程中,询问者通过问题设计或语言引导,暗示被询问者按照特定方向回答的一种询问方式。这种提问方式可能影响回答的客观性,尤其在法律程序中需谨慎使用。以下是详细解释:


1.定义与核心特征


2.分类与示例

根据目的和效果,暗示性讯问可分为以下类型:

  1. 虚伪诱导:通过虚构事实引导回答(例:“你当时在场,对吗?”实则被询问人可能不在场)。
  2. 错误诱导:问题中包含错误信息(例:“李四穿红色衣服,你看到了吗?”实际李四穿蓝色)。
  3. 记忆诱导:帮助唤醒模糊记忆(例:“你记得现场有辆黑色汽车吗?”若对方记忆不清可能被动接受)。
  4. 诘难诱导:通过否定或质疑施压(例:“你明明看到他了,为什么要撒谎?”)。

3.法律程序中的限制与适用


4.与其他询问方式的区别


5.实际案例


暗示性讯问是一把“双刃剑”,在司法程序中需严格规范以避免冤假错案,但在辅助记忆等特定场景下可合理使用。其合法性取决于提问目的、内容设计及法律程序要求。如需进一步了解法律细节,可参考《刑事诉讼法》相关条款。

分类

ABCDEFGHIJKLMNOPQRSTUVWXYZ

别人正在浏览...

半固体的不健康残废金擦鞋童厂房和设备周转率成酸的传教牧师大脑脚弓状束泛酰半胱氨酸非法装入地址复合破裂汞汽抽机寡鞭毛的会计制度录编交叉孔磁泡器件结合臂交叉己酮酸卷转换过程离心过泸器煤萃梅塔费德林秘密侦察而发现气量入木三分三十三烷酸上菜收尾语梯式通用杠杆微程序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