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法】 adoptor
accept; adopt; take up
【法】 adoption
person; this
在汉英词典视角下,“采纳者”一词的详细解释如下:
采纳者(cǎi nà zhě)指接受并采用某种建议、意见、计划或新事物的人或实体。其核心含义强调对外部提议的认可与实施行为。英文对应词为adopter,特指主动接受新观念、技术或方法的主体。
行为特征
需经过“评估-决策-应用”的过程,区别于被动接受(如“接受者”recipient)。例如:“政策采纳者需综合评估社会影响后推行新规”。
来源:《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商务印书馆,2016年,ISBN 978-7-100-12450-8
创新扩散理论中的专业含义
在创新传播研究中,“采纳者”指接受技术创新的人群,分为创新者(Innovators)、早期采纳者(Early Adopters)等五类。此概念由社会学家Everett Rogers在《创新的扩散》中提出,强调其在技术推广链中的关键作用。
来源:Rogers, E. M. (2003). Diffusion of Innovations (5th ed.). Free Press. pp. 281-282
英文adopter 更侧重主动采用新事物的行为,常见搭配:
来源:《牛津高阶英汉双解词典》(第9版),商务印书馆,2018年,ISBN 978-7-100-16033-6
在法律文本中,“采纳者”可译为acceptor,特指接受合同条款或票据承诺的一方。例如:“票据采纳者需在承兑期内履行支付义务”。
来源:《元照英美法词典》,法律出版社,2003年,ISBN 7-5036-4233-9
“采纳者”是兼具行为主动性与决策责任性的主体,其汉英对应需根据技术传播、政策制定或法律实践等场景选择adopter/acceptor 等术语。
“采纳者”指在决策或行动中接受并采用他人意见、建议的主体。该词由“采纳”(接受、选用)与“者”(执行动作的人或实体)组合而成,具体含义需结合语境分析:
1. 词义解析
2. 历史与文学用例
3. 使用特点
“采纳者”的核心身份是决策权的拥有者,其行为体现对多方意见的筛选与认可。具体指代需结合上下文,如历史文献中的君主、现代组织中的管理者等。
安全闩比德曼氏征粗杂碘化氨络亚金电机碘┴乙铵碘油剂定时控制程序煅制的工作人员的奖金和津贴滚动溶接过境证件固有电位海上短程运输含脂原毛合伙会计建立制度空点酪醇敏化的尿道管型烹调法蜱传播的羟基乙醛期初定货商业汇率熟化的特压添加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