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法】 protected trade
accept; bear; endure; recieve; stand; suffer
protect; safeguard; ensure; patronize; preserve; shelter; shield; preservation
protection
【计】 protection
【化】 covering
【医】 conservancy; protection
【经】 custody; safeguard
commerce; trade; traffic
【经】 commerce; commercial act; commercial transaction; deal
受保护的贸易(Protected Trade)是指国家通过立法或行政手段对本国市场实施干预性保护的贸易形态,其核心目的是限制进口商品竞争力以维护国内产业利益。该概念在《布莱克法律词典》中被定义为"政府运用关税、配额等工具限制外国商品自由流通的经济行为"(Black's Law Dictionary, 11th ed.)。
从实施机制分析,受保护贸易主要包含三种形式:
该贸易模式的理论基础可追溯至李斯特的幼稚产业保护理论,强调后发国家战略性产业需要阶段性保护(Friedrich List, 1841)。在现代国际贸易体系中,WTO框架允许成员国援引GATT第XX条"一般例外"条款实施临时性保护措施(世界贸易组织法律文本,2023更新版)。
值得关注的是,世界银行《2024全球贸易报告》指出,当前全球受保护贸易覆盖率已达19.7%,较2010年上升8.3个百分点,主要集中于半导体、新能源汽车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这种趋势引发关于贸易效率与产业安全平衡的学术讨论(World Bank Open Data, 2025Q2统计)。
“受保护的贸易”(即保护贸易)是指国家通过政策干预对外贸易,以维护本国市场和产业利益的经济政策。以下为详细解释:
保护贸易是“自由贸易”的对称概念,表现为政府采取关税壁垒、进口限制、出口补贴等措施,限制外国商品竞争,同时扶持本国产业。其核心特征是“奖出限入”,即奖励出口、限制进口。
保护贸易政策起源于15-16世纪的重商主义时期,促进资本主义原始积累。现代国家根据不同发展阶段调整策略,例如中国在改革开放初期通过关税保护培育本土制造业。
保护贸易通过国家干预平衡国际贸易竞争,短期可维护本国经济,但长期可能引发贸易摩擦或效率损失。其应用需结合国家发展阶段和全球贸易规则。
如需更完整的学术讨论,可参考国际贸易理论相关文献。
测厚粘土催化剂储仓当前页胆汁青多程管式加热炉多道程序效率蒽三酚软膏放射叶片法庭管理者分类信息组伏打电化格式页拐弯抹角管线内寂节间控告的证据泪水列队认人气体蓄积器取样喷嘴人工产物韧皮射线沙利文氏试验摄政实付工资调整性Ж架通身脱疽微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