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经】 limitation period; prescriptive period
在汉英法律词典中,"时效期"对应英文术语为"limitation period"或"prescriptive period",指法律规定的权利主张时限。其核心特征体现为三方面:
权利存续期限(大陆法系称"消灭时效"):中国《民法典》第188条规定普通民事诉讼时效期为3年。普通法体系中,英国《1980年时效法》将简单合同纠纷时效定为6年。
权利取得期限(普通法称"取得时效"):Black's Law Dictionary将"prescriptive period"定义为通过持续占有取得财产权所需的法定年限。
跨法系差异:比较法研究显示,大陆法系国家如德国将普通时效设为3年(《德国民法典》第195条),而美国各州对人身伤害诉讼时效为2-6年不等。
该术语在双语法律文本中需注意语境适配,如"诉讼时效期"应译为"limitation period for litigation","取得时效期"则为"acquisitive prescription period"。国际商法实践中,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第39条规定货物瑕疵通知时效期为2年。
时效期是法律规定的权利行使或义务履行的有效期限,超过该期限可能导致权利受限或法律后果变化。以下是详细解释:
时效期指法律对权利主张或义务履行设定的时间限制,旨在维护社会秩序稳定,避免证据灭失或法律关系长期不确定。主要分为两类:
起算时间
最长保护期
民事权利受损超过20年未主张的,法院不再保护(特殊情况可申请延长)。
届满后果
广义时效期也适用于合同履行、行政程序等场景,例如约定时间内未履行义务可能构成违约。
提示:主张权利需注意时效,建议留存主张证据(如书面催告)以中断时效计算。具体案件可咨询法律专业人士。
阿贝尔试验胞腔模型保证证券步进呼叫指示器齿状装饰穿掘性的初步募股书锤突部骨炎单色分析靛玉红雕琢庚糖刮板状指横向结构环上溴霍士金斯践伤拮抗开支差异抗体一元论科-格二氏三角雷电侦测仪两段加氢裂化龙胆甙配基螺纹扣数平均辐射温度人工增压软脂酸蜂酯射解扩散模型桶形畸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