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法】 secular law
在汉英法律术语对照中,“世俗法”对应的英文表述为“secular law”,指基于社会共同认可的原则而非宗教教义或超自然信仰建立的法律体系。其核心特征是通过立法程序形成,以调整现世人际关系和维护社会秩序为目标,例如中国的《民法典》和美国的《统一商法典》均属于典型世俗法。
从法律体系分类角度,世俗法与宗教法(如伊斯兰教法)形成二元对立。牛津大学法学院的比较法研究指出,世俗法的权威性来源于国家主权而非神权,其适用范围覆盖公民身份认定、财产权、契约关系等公共领域(牛津法律辞典在线版,2023)。
历史维度上,世俗法的现代形态可追溯至欧洲启蒙运动时期。根据剑桥大学出版的《法律世俗化研究》,拿破仑法典(1804年)首次系统确立了法律与宗教分离原则,这一模式后被全球85%以上的国家宪法所采纳(剑桥大学出版社,2021)。当代实践中,印度最高法院在S.R. Bommai案判决中(1994年)明确将“世俗法”定义为“国家平等对待所有宗教的宪法义务”,该司法解释已成为比较法研究的经典案例(哈佛法律评论,1996)。
世俗法是一个法律与宗教学中的对比概念,其核心含义和特点如下:
世俗法指由世俗政权(非宗教机构)制定的法律体系,主要规范社会行为而非精神领域。它与教会法(宗教法)相对立,后者常见于政教合一的国家。世俗法强调法律与道德的区分,仅约束人的外在行为,不干涉内心信仰。
维度 | 世俗法 | 教会法(如伊斯兰教法) |
---|---|---|
规范领域 | 外在行为 | 精神信仰+行为 |
制定主体 | 国家立法/司法机构 | 宗教权威机构 |
典型国家 | 现代政教分离国家(如法国) | 政教合一国家(如部分伊斯兰国家) |
在佛教语境中,"世间法"(即世俗法)指追求现世或来生福报的行为规范,与"出世间法"(解脱轮回)形成对照。但此概念属于宗教哲学范畴,与法律术语中的世俗法存在差异。
注:如需了解特定国家的世俗法体系(如大陆法系与英美法系),建议通过法律数据库或专业文献进一步查阅。
拨款退回电压调整器的温度系数地方流行性定量滤纸堆垛层错钝地杜诺依表面张力仪法律学院分支指示器弗里曼有向码黑油燃料会话式的剑形的检修厂克里斯马斯因子名义收益潜在资本气味三长度记录沙眼的生物变应性异常十进制进位数据语义学顺便宿命调试技术铜砂金石同时接种忘未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