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英词典

史密森汇率幅度英文解释翻译、史密森汇率幅度的近义词、反义词、例句

英语翻译:

【经】 smithsonian band

分词翻译:

史的英语翻译:

history
【医】 history

密的英语翻译:

close; dense; intimate; meticulous; secret; thick

森的英语翻译:

dark; full of trees; gloomy; in multitudes

汇率的英语翻译:

【经】 exchange rate; parities

幅度的英语翻译:

extent; range; scope
【医】 amplitude; range
【经】 amplitude; span

专业解析

史密森汇率幅度(Smithsonian Exchange Rate Band)是国际货币体系改革中的关键概念,起源于1971年《史密森协定》(Smithsonian Agreement)。该协定由美国与其他十国集团(G10)成员签署,旨在调整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后的汇率波动规则。其核心内容是将各国货币对美元的汇率波动允许范围从原先的±1%扩大至±2.25%,这一调整被称为“史密森汇率幅度”。

从汉英词典角度解析,该术语可拆分为:

这一机制试图通过扩大波动区间缓解固定汇率制的僵化问题,但最终因1973年石油危机与市场压力失效。国际清算银行(BIS)的研究指出,史密森汇率幅度标志着从固定汇率向浮动汇率过渡的重要实验阶段。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历史档案显示,该协定曾短暂稳定美元危机,但未能解决特里芬难题(Triffin Dilemma)等根本性矛盾。

网络扩展解释

史密森汇率幅度是1971年《史密森协议》(Smithsonian Agreement)中关于汇率波动范围调整的核心条款,具体解释如下:

1.背景与目的

在1971年,美国因美元危机宣布停止美元兑换黄金,导致布雷顿森林体系濒临崩溃。为稳定国际货币秩序,十国集团在华盛顿史密森学会达成协议,试图通过调整汇率机制挽救美元危机。

2.汇率波动幅度的调整

协议将各国货币对美元的汇率波动幅度从原来的±1%扩大至±2.25%,即总波动幅度为4.5%。这一调整旨在增加汇率灵活性,缓解市场压力,同时维持固定汇率体系的基本框架。

3.其他关键内容

4.影响与局限性

尽管协议暂时缓解了危机,但未能根本解决布雷顿森林体系的缺陷。1973年,主要货币转向浮动汇率制,该体系最终瓦解。史密森汇率幅度成为从固定汇率向浮动汇率过渡的标志性尝试。

史密森汇率幅度特指1971年协议中汇率波动范围扩大至±2.25%的规定,反映了当时国际社会对美元危机的临时应对措施。更多细节可参考相关历史文献或经济史资料。

分类

ABCDEFGHIJKLMNOPQRSTUVWXYZ

别人正在浏览...

阿托氨奔波不够格的藏书癖的成痨传送操作存入数据单元网格线第三范式缔约国鹅胆酸浮动船坞复鞣国籍键盘控制键拮抗反射计算机规划急性感染性多神经炎科沙普林列文森氏试验慢性脑积水启动选项气压表塞擦声书写错误损害发生日陶制容器外部控制器接口外部设备数据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