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温层英文解释翻译、同温层的近义词、反义词、例句
英语翻译:
stratosphere
【医】 stratosphere
分词翻译:
同的英语翻译:
alike; be the same as; in common; same; together
【医】 con-; homo-
温的英语翻译:
lukewarm; review; temperature; warm; warm up
【医】 Calef.; therm-; thermo-
层的英语翻译:
layer; region; stage; story; stratum; tier
【计】 layer
【医】 coat; lamella; lamellae; lamina; laminae; layer; strata; stratum
专业解析
同温层(Stratosphere)的汉英词典释义与科学解析
一、核心定义
同温层(Stratosphere)指地球大气层中位于对流层之上、中间层之下的区域,高度范围约距地表10-50公里。其核心特征为:
- 温度随高度上升而增加(与对流层相反),因臭氧层吸收紫外线辐射产生热量。
- 大气以水平运动为主,气流稳定,极少出现云雨天气,故得名“同温”(温度分布均匀)。
- 英文术语"Stratosphere" 源自拉丁语 stratum(层)与希腊语 sphaira(球体),1908年由法国气象学家 Léon Teisserenc de Bort 首次科学定义。
二、关键特征与功能
-
臭氧层核心区
同温层包含约90%的臭氧(O₃),集中在20-30公里高度,形成“臭氧层”。其化学反应可表示为:
$$
ce{O2 + UV -> 2O}
ce{O2 + O -> O3}
$$
臭氧吸收紫外线(UV-B/UV-C),保护地表生物免受辐射伤害。
-
航空与气象意义
- 商用飞机巡航高度(约9-12公里)位于同温层底部,因气流稳定可减少颠簸。
- 极地地区冬季可能形成“极地平流层云”,参与臭氧消耗反应。
三、延伸科学概念
- 温度逆增现象:同温层底部温度约-60°C,顶部升至0°C左右,因臭氧吸热效应。
- 边界标识:对流层与同温层的分界线称为“对流层顶”(Tropopause),其高度随纬度变化。
权威参考资料
- 世界气象组织(WMO):大气分层标准与臭氧层作用 [wmo.int]
- 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臭氧层形成机制与卫星观测数据 [nasa.gov]
- 中国气象局:平流层气候特征与航空影响 [cma.gov.cn]
- 《牛津英语词典》:"Stratosphere" 词源与历史用法 [oed.com]
网络扩展解释
同温层(stratosphere)是地球大气层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特征和定义如下:
一、基本定义
同温层指对流层顶至平流层中下层的区域,是平流层中温度最低且相对稳定的部分(中高纬度地区温度约-45℃)。早期因其温度随高度变化不明显而得名,现代更多使用“平流层”一词,但“同温层”仍作为旧称存在。
二、关键特征
-
位置与范围
起始高度因纬度不同而异:中纬度地区约10公里处(对流层顶),向上延伸至50公里左右;极地地区则从约8公里开始。
-
温度分布
- 底部(10-35公里):温度稳定在约-55℃,基本不随高度变化。
- 上部(35-50公里):温度逐渐升高,至平流层顶可达-3℃,形成逆温层。
-
臭氧层作用
20-25公里处臭氧浓度最高,能吸收太阳紫外线(波长200-300nm),保护地表生物免受辐射伤害。
三、与平流层的关系
同温层是平流层的一部分,两者常被混用,但严格来说:
- 平流层:覆盖10-50公里高度的整个气层,包括同温层和上部的逆温层。
- 同温层:仅指平流层下部温度稳定区域,现代科学更强调其臭氧功能及温度结构。
四、其他特点
- 大气以水平运动为主,无显著对流,适合飞机航行。
- 主要成分包括氮气、氧气、氩气等,水汽极少,天气现象罕见。
如需更详细数据,可参考权威气象学资料或大气科学文献。
分类
ABCDEFGHIJKLMNOPQRSTUVWXYZ
别人正在浏览...
氨基乙酰基边际所得不可能的事充气灯大礼服垫舱物料电荷平衡多用户肛提肌肛直肠淋巴结共蒸馏后膛搅拌薄膜蒸发器加下标表空闲时间蜡状烃类戾磷酸肌醇利润的实现吕托氏窦模块化转换器捏和机偶极调制速成胶质试验塑料冠塔侧抽出物填料硫化胶脱灰微电子未加晶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