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英词典

体质论英文解释翻译、体质论的近义词、反义词、例句

英语翻译:

【医】 craseology

分词翻译:

体质的英语翻译:

constitution; corporeity; habitude; habitus; physique
【医】 complexion; constitution; crasis; state; status

论的英语翻译:

determine; discuss; in terms of; ism; statement; talk about; theory; view

专业解析

体质论(Constitutional Theory)是中医基础理论的核心概念之一,指通过分析个体先天禀赋、生理机能及病理特点,将人的体质分为不同类型,用以指导疾病预防、诊断和治疗的理论体系。其汉英对应术语及内涵如下:


一、术语定义与核心概念

  1. 中文术语:体质论

    英文直译:Constitutional TheoryTheory of Body Constitution

    内涵:

    • 源于《黄帝内经》的“形神合一”思想,强调个体在形态结构、生理功能及心理特征上的综合特质。
    • 现代中医将体质分为九种基本类型(如平和质、气虚质、阳虚质等),反映个体对疾病的易感性和治疗反应差异。
  2. 关键要素对照:

    • 体质(Constitution):个体相对稳定的生理、心理特征总和(《中医基础理论》)。
    • 辨证论治(Syndrome Differentiation):体质是辨证的重要依据,影响治则治法(如阳虚质者慎用寒凉药)。

二、医学背景与权威解释

体质论的现代系统化研究始于王琦院士的“中医体质九分法”,被纳入WHO国际疾病分类(ICD-11)传统医学章节,成为中西医结合领域的标准框架。其科学依据包括:


三、跨文化翻译要点

英文翻译需注意中西医术语差异:

  1. 避免混淆概念:
    • 中医“体质(Constitution)” ≠ 西医“体格(Physique)”,后者仅指形态特征。
    • “气虚质(Qi-Deficient Constitution)”不宜直译为“Energy Deficiency”,需保留“Qi”的文化特异性。
  2. 国际标准参考:

    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WFCMS)发布的《中医基本名词术语中英对照国际标准》将“体质论”规范译为:

    Theory of Body Constitution (Standard International Chinese-English Basic Nomenclature of Chinese Medicine, 2008).


四、权威文献与学术来源

  1. 经典理论溯源:
    • 《黄帝内经·灵枢·通天》:“凡五人者,其态不同,其筋骨气血各不等。” —— 奠定体质分型雏形。
  2. 现代研究依据:
    • 王琦《中医体质学》提出九分法及《中医体质分类与判定》国家标准(2009)。
    • 国际期刊研究:
      • Journal of Ethnopharmacology 证实体质类型影响中药药效(DOI:10.1016/j.jep.2020.113246)。
      • Evidence-Based Complementary and Alternative Medicine 发表体质与精准预防应用论文(DOI:10.1155/2020/5863104)。

体质论作为中医个体化诊疗的基石,通过“因质制宜”的干预策略,体现了“治未病”的核心思想。其在汉英语境下的准确诠释,需兼顾传统理论内涵与现代科学验证,同时遵循国际标准术语体系以保障学术严谨性。

网络扩展解释

体质论(或称体质学说)是研究个体在生理、心理及形态结构上的差异性及其对健康、疾病影响的系统性理论。以下是综合中西医视角的详细解释:

一、基本概念

体质指个体在遗传与后天因素共同作用下形成的相对稳定的身心特征。包含三个方面:

  1. 形态结构:如体型、脏腑功能差异(、7)。
  2. 生理机能:如代谢水平、抗病能力(、5)。
  3. 心理特征:如情绪倾向、行为模式(、3)。

二、中医体质理论

  1. 理论核心:强调“形神合一”,体质是先天禀赋与后天环境(饮食、气候等)相互作用的结果(、8)。
  2. 分类体系:
    • 传统分为阴阳二十五人、五行人等。
    • 现代中医划分9种基本体质:平和质、气虚质、阳虚质等,不同体质对应特定疾病倾向(、9)。
  3. 应用价值:指导个性化诊疗与养生,如阳虚体质需温补,痰湿体质需健脾祛湿(、8)。

三、西方体质理论

  1. 气质类型说:盖伦提出四体液学说,分为多血质、胆汁质等()。
  2. 体型分类说:
    • 克雷奇默尔:粗壮型、瘦长型等体型与心理特征关联。
    • 谢尔顿:内胚型(肥胖)、中胚型(健壮)、外胚型(瘦长)体型对应不同人格特质()。

四、理论特点

  1. 个体差异性:因遗传、环境差异,体质呈现多样性(、5)。
  2. 动态稳定性:先天因素决定稳定性,后天干预(如饮食、锻炼)可适度调整(、7)。

五、研究意义

体质论为疾病预防(如易感疾病筛查)、个性化治疗(如“同病异治”)及健康管理(如体质辨识指导养生)提供理论基础(、4)。

扩展阅读建议:若需了解具体体质类型的调养方法或实验研究,可参考中医典籍《黄帝内经》或现代医学文献。

分类

ABCDEFGHIJKLMNOPQRSTUVWXYZ

别人正在浏览...

贝蒂反应编译并执行兵器布朗氏个性类型测验不相干性城下之盟从属权利单纯精神障碍的顶部穿孔返回行程副极给与特许者共价键键能功率管观瞻胍乙宁甲苯基量纲的媒体免除一切税捐明胶组织憔悴的驱策区域阻滞乳突囟书写行四铬酸盐炭窑制炭法调节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