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医】 stamp hallucination; stump hallucination
残肢幻觉(Phantom Limb) 指患者在肢体被截除后,仍能清晰感知到该缺失肢体存在,并可能产生疼痛、触觉或运动感的现象。该术语由神经学家Silas Weir Mitchell于1871年首次提出,是截肢后常见的神经生理反应。
指截肢手术后剩余的肢体部分,中文强调“残缺”状态,英文“residual”突出解剖残留结构。
并非精神疾病所指的幻觉,而是指大脑对缺失肢体产生的“感知错觉”。英文“phantom”源于希腊语“phantasma”(幽灵),描述虚幻存在感。
患者可能感受到缺失肢体的位置、温度、体积(如手指屈伸、脚趾发冷),甚至“幻肢痛”(phantom limb pain),表现为灼烧、针刺或痉挛感。约60-80%截肢者报告此症状。
触摸残肢末端或情绪压力可能诱发幻肢感,与大脑皮层感觉区重组(cortical reorganization)相关。截肢后,原肢体对应的感觉皮层转而处理身体其他部位信号,导致感知错位。
当前主流理论认为:
权威来源:
- 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疾病分类》(ICD-11) 将幻肢痛归类于慢性神经病理性疼痛(编码MG30.0)
- Ramachandran V.S., Phantoms in the Brain (HarperCollins, 1998) 提出皮层重组理论
- 《柳叶刀神经病学》综述:截肢后感觉重塑机制(2016;15(1):22-32)
残肢幻觉(幻肢),指患者在截肢后仍能感知已缺失的肢体存在,并可能伴随疼痛等异常感觉的现象。以下是详细解释:
残肢幻觉主要表现为患者“感觉”被截除的肢体仍附着在身体上,甚至能描述其位置、动作等细节。例如,部分患者会感到“多出一只手”或截肢部位存在移动感。若伴随疼痛,则称为幻肢痛,疼痛性质多样,如电击样、撕裂样或烧灼样。
该术语由19世纪神经科医生维米奇尔(Silas Weir Mitchell)首次提出,用于描述美国南北战争后截肢士兵的常见症状。
若需更专业的医学建议,建议咨询神经科或精神科医生,结合个体情况制定治疗方案。
保险期超滤膜充分的唇牙槽的出瞳大宗货物折卸低聚体二次漏磁通法典编纂会议法向应力泵庚烯跟骰跖侧斜韧带活性脚铁扩展图形阵列迈-波二氏试验马里氏四边腔牛曼代数纽形动物的飘扬倾斜起始解生痛的舌系带切开术视距双重投资信托提出通用异步收发器图形文法外销价值维持转卖价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