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英词典

参数段描述符英文解释翻译、参数段描述符的近义词、反义词、例句

英语翻译:

【计】 parameter segment descriptor

分词翻译:

参数的英语翻译:

parameter
【计】 argument
【医】 parameter
【经】 parameter

段描述符的英语翻译:

【计】 segment descriptor

专业解析

在计算机体系结构领域,“参数段描述符”(英文:Segment Descriptor)是内存管理单元(MMU)中使用的一种关键数据结构,用于定义内存段的属性和位置。它充当操作系统与硬件之间的接口,确保程序对内存的安全、高效访问。

核心概念与功能

  1. 段基址(Base Address):描述符的核心字段,指定该段在物理内存中的起始地址。处理器将逻辑地址中的偏移量加上此基址得到物理地址。

    • 汉英对照:段基址 - Segment Base Address
  2. 段界限(Segment Limit):定义该段的最大长度(以字节或页为单位)。访问超出此界限的地址会触发异常(如通用保护错误)。

    • 汉英对照:段界限 - Segment Limit
  3. 访问权限(Access Rights):控制对段的操作类型,包括:

    • 存在位(Present Bit):指示该段是否已加载到物理内存中。
    • 特权级(Privilege Level, DPL):定义访问该段所需的最低CPU特权级(Ring 0-3)。
    • 类型字段(Type Field):区分段类型(如代码段、数据段、系统段),并指定读写/执行权限。
    • 汉英对照:访问权限 - Access Rights;存在位 - Present Bit;特权级 - Descriptor Privilege Level (DPL);类型字段 - Type Field
  4. 粒度位(Granularity Bit):决定段界限的单位是字节(Granularity=0)还是4KB页面(Granularity=1)。这极大地扩展了可寻址空间。

    • 汉英对照:粒度位 - Granularity Bit
  5. 其他标志位:如默认操作大小位(用于16/32位代码)、方向位(影响数据段增长方向)等,具体取决于架构。

    • 汉英对照:标志位 - Flags

技术意义与应用

参数段描述符是实现分段内存管理模型的基础。在x86架构的保护模式下,全局描述符表(GDT)或局部描述符表(LDT)存储这些描述符。CPU的段寄存器(如CS, DS)存储指向GDT/LDT中描述符的索引(选择子)。当程序访问内存时,硬件自动使用段寄存器中的选择子查找对应的描述符,利用其中的基址和界限信息进行地址转换和权限检查,从而实现内存保护和隔离。

汉英术语对照与理解

权威参考来源

参数段描述符是计算机内存管理(特别是分段模型)的核心数据结构,它封装了内存段的物理位置(基址)、大小(界限)和访问控制规则(权限、特权级等)。理解其各字段的含义对于掌握操作系统内存管理、系统编程和硬件工作原理至关重要。其英文术语“Segment Descriptor”直接对应中文“参数段描述符”或更简洁的“段描述符”。

字段/属性 英文术语 功能描述
段基址 Segment Base Address 定义内存段在物理内存中的起始位置
段界限 Segment Limit 指定内存段的最大长度,防止越界访问
存在位 Present Bit 指示该段是否已加载到物理内存中
特权级 Descriptor Privilege Level (DPL) 设定访问该段所需的最低CPU特权级别
类型字段 Type Field 区分段类型(代码/数据/系统)并指定访问权限
粒度位 Granularity Bit 决定段界限单位(字节或4KB页面)
标志位 Flags 包含架构相关的其他控制标志

网络扩展解释

段描述符是x86架构中用于定义内存段属性的数据结构,位于全局描述符表(GDT)或本地描述符表(LDT)中,每个描述符占8字节。以下是其核心参数及含义的综合解释:

一、核心结构参数

  1. 段基址(Base)
    共32位,表示段在内存中的起始地址。该地址以字节为单位对齐,用于计算逻辑地址到线性地址的转换。

  2. 段界限(Segment Limit)
    20位字段,定义段的大小。实际界限值由粒度标志G决定:

    • G=0:段界限单位为字节,范围1B~1MB(如、3所述);
    • G=1:段界限单位为4KB,范围4KB~4GB(实际界限计算为:段界限值×0x1000 + 0xFFF)。
  3. 扩展方向(E标志)
    结合段类型决定段的扩展方式:

    • 向上扩展段(如代码段):偏移量范围0~段界限;
    • 向下扩展段(如栈段):偏移量范围段界限~最大值(0xFFFF或0xFFFFFFFF)。

二、关键控制标志

  1. 特权级(DPL)
    2位字段,定义访问该段所需的最低CPU特权级(0~3,0为最高级)。

  2. 存在位(P)
    1位标志,指示段是否在内存中。若P=0,访问该段会触发异常。

  3. 类型(Type)
    4位字段,区分段类型:

    • 代码段:可执行、可读属性;
    • 数据段:可读写、扩展方向;
    • 系统段(如任务状态段、调用门)。

三、其他重要参数

  1. 粒度标志(G)
    如前所述,控制段界限的计算单位。

  2. 默认操作尺寸(D/B位)
    影响指令行为:

    • D=1:32位操作模式(如使用ESP寄存器);
    • D=0:16位操作模式(如使用SP寄存器)。
  3. 系统段标志(S)
    S=1表示代码/数据段,S=0表示系统段(如门描述符)。


四、应用场景示例

如需进一步了解具体字段的二进制布局,可参考权威资料中的段描述符结构图(如、10)。

分类

ABCDEFGHIJKLMNOPQRSTUVWXYZ

别人正在浏览...

暗箭鞭毛突出标记非终结符醋磺环己脲大人物达维逊氏推定试验低波段根据推理工业地带骨盆上口平面幻管环形纸色谱法回输甲磺酸米帕林剿灭寄存器传送微程序设计语言经会阴正中切开取石术可靠性检验劳力减少美普溴铵日本螺旋体上齿轮剩余权益适宜的运输溲疏梯级频率分布图提浓物通用气相色谱仪退房王朝的君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