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n. 汉口(中国一成市,位于长江中游)
Hankow was a new commercial town in mid-late Ming dynasty.
汉口是明朝中后期开始兴起的一个新兴的商业城镇。
Strictly speaking Hankow and Nanking lie just south of the Great Plain.
严格的说汉口和南京正在大平原的南方。
Dad persuaded the captain of a pien-tzu to take them down the Han River to Hankow.
爸爸说服一条“扁舟”的船老大带他们顺汉江去汉口。
Leaving Hankow, we entrained for Fanch'eng, 300 miles up the Han as the river flows.
离开汉口,我们乘火车去汉江上游300英里的襄樊,象这条江的流程一样远。
Three or four students and the Suns were going to disembark at Kowloon to take the Canton-Hankow train.
孙氏一家和其他三四个学生也要在九龙下船,搭粤汉铁路的车;
汉口(Hankow)是武汉市的重要组成部分,位于长江与汉江交汇处,历史上曾是中国内陆重要的通商口岸和工商业中心。该名称源于明代成化年间(1465-1487年)汉水改道后形成的港口聚落,其名称由“汉水入江口”的地理特征演变而来。
在19世纪中后期,汉口因《天津条约》(1858年)被辟为通商口岸,成为继上海之后中国第二大对外通商枢纽。英国、法国、德国等国家在此设立租界,现存历史建筑如汉口江滩旧租界区仍保留着融合中西风格的建筑群。张之洞在湖广总督任期内(1889-1907年)在此创办汉阳铁厂和湖北织布局,推动了中国近代工业化进程。
作为“东方茶港”,汉口在19世纪末占据全球茶叶贸易总量的60%以上,通过长江航道将茶叶运往欧洲。世界三大茶市之一的地位在俄国商人李凡诺夫的《汉口茶贸研究》中有详细记载。2003年汉口历史风貌区被列入中国历史文化街区名录,其城市肌理和里分建筑群(如咸安坊)成为研究中国近代城市发展的重要样本。
Hankow(旧译汉口)是武汉市的重要组成部分,与武昌、汉阳并称“武汉三镇”。以下是关于该词的详细解释:
1. 词源与拼写
2. 地理与历史背景
3. 语言用法
4. 常见混淆
Hankow是汉口的历史英文译名,现多被Hankou替代,但仍在部分道路名称或旧地图中使用。该词承载了武汉作为近代通商口岸的重要记忆。
theirsadaptclearingbulldogscryptocurrenciesdiscriminantEdwardentrepreneurshipexpressesschemersqueezingstingiertitaniumtotalingfly ashhot potatovapour phaseaffirmantautacoidbutadinecanonicitydistinctnessformothiongodhoodidiotoxinlassiemanganoconiosismayoraltyprotrusion of intervertebral discquark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