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司文郎的意思、司文郎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司文郎的解释

(1). 唐 代职官名。司文局的副职。《新唐书·百官志二》:“ 武德 四年,改著作曹曰局。 龙朔 二年,曰司文局;郎曰郎中,佐郎曰司文郎。”

(2).借指地方掌管文教的官员。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司文郎》:“ 梓潼 府中缺一司文郎,暂令聋僮署篆,文运所以颠倒。万一倖得此秩,当使圣教昌明。”

词语分解

网络扩展解释

“司文郎”一词的含义可从历史职官和文学意象两个层面解读,以下为详细解释:

一、历史职官含义

  1. 唐代官职
    司文郎是唐代司文局的副职官员,隶属于著作局。据《新唐书·百官志》记载,龙朔二年(公元662年)改著作曹为司文局,设郎中为主官,佐郎即“司文郎”。其职责与文教事务相关,如文献编纂、教育管理等。

  2. 地方文教代称
    明清时期,“司文郎”被借指地方掌管文教的官员,例如清代蒲松龄在《聊斋志异·司文郎》中虚构梓潼府缺一司文郎,暗喻文教混乱。


二、文学意象与引申

  1. 蒲松龄的讽刺小说
    在《聊斋志异·司文郎》中,蒲松龄通过“盲僧以鼻鉴文”的荒诞情节,讽刺科举考官不识真才、颠倒文运的现象。故事中,盲僧焚烧文章后以气味判断优劣,辛辣批判了科举制度的腐败与荒谬。

  2. 才华的象征
    部分词典(如、3)提到,“司文郎”可引申为形容文采出众、才华横溢的人。此用法可能源自对官职职能的联想,但更常见于文学语境中,需结合具体文本理解。


三、补充说明

总结来看,“司文郎”既指向唐代文教官职,又在文学中衍生出批判与象征意义,需结合具体语境判断其含义。

网络扩展解释二

《司文郎》的意思

《司文郎》是一个词语,它的意思是指历史上负责处理文书的官员。

拆分部首和笔画

拆分《司文郎》的部首分别是:司(左右结构), 文(左右结构), 郎(阝)。

拆解《司文郎》的笔画分别是:司(5画), 文(4画), 郎(7画)。

来源和繁体

《司文郎》一词来源于古代的官职制度,具体的来源和出处可能需要进一步的研究和探讨。这个词在繁体字中的写法与简体字相同。

古时候汉字写法

在古时候,汉字的写法可能会有一些差别,具体古代汉字写法的变化与《司文郎》一词相关的情况尚无具体资料可以参考。

例句

1. 司文郎把公文整理得井井有条,工作十分认真负责。

2. 这位司文郎在诸多官员中被誉为文书处理的专家。

组词

司务、文书、郎中、郎官、文官、文化

近义词

文书、书记、职员

反义词

武官、将领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