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省的意思、問省的詳細解釋
問省的解釋
問候尊長的起居。 宋 蘇轼 《物不可以苟合論》:“聖人懼其相褻而至於相怨也,於是制為朝夕問省之禮。” 明 許潮 《同甲會》:“今小春時節,父母在堂,未免喚妹子出來,同去問省一番則個。”《初刻拍案驚奇》卷四:“我與 縹雲 ,但逢着時節,才去問省一番。”
詞語分解
- 問的解釋 問 (問) è 有不知道或不明白的事請人解答:詢問。問答。問題。問鼎(指圖謀奪取政權)。問津。質問。過問。 為表關切而詢問:慰問。問候。問長問短。 審訊,追究:審問。問案。唯你是問。 管,幹預:概不過
- 省的解釋 省 ě 地方行政區域:省份。省會。 節約,不費:省錢。省事。省吃儉用。 簡易,減免:省略。省稱。省寫。 中國古官署名:中書省(a.魏晉開始設置,總管國家政務,曆代有所沿革,唐初設“中書、尚書、門下”三
專業解析
“問省”是一個漢語複合詞,其含義可從字源和古典用法兩個層面進行解析:
一、字義解析
- 問(問)
- 本義為“詢問”,引申為“問候”“探望”。《說文解字》:“問,訊也。從口,門聲。”
- 在“問省”中側重“關切探詢”之意。
- 省(xǐng)
- 此處讀作xǐng,意為“察看”“探視”。《說文解字》:“省,視也。從眉省,從屮。”
- 引申為對尊長的探望、問候,如“省親”。
二、複合詞釋義
問省(wèn xǐng)
指探望、問候(長輩或尊親),強調通過親身探訪表達關切,多見于古代文獻與禮儀語境。
核心含義:
- 禮節性探望:對父母、尊長的定期問候,體現孝道與禮制。
- 關切與照料:包含對對方健康、起居的關懷。
三、古典文獻例證
- 《禮記·曲禮上》:
“凡為人子之禮,冬溫而夏凊,昏定而晨省。”
(注:“晨省”即清晨問候父母,“問省”與此意近。)
- 唐代典籍:
官員制度中常有“問省”記載,如請假歸家探親稱“給假問省”。
四、現代使用與辨析
- 使用場景:現代漢語中極少單獨使用“問省”,但“省親”“探省”等詞仍存,多見于書面語或特定方言(如閩南語保留類似用法)。
- 近義詞對比:
- 省親:特指探望父母或尊長(如“歸鄉省親”)。
- 問安:側重口頭問候(如“向長輩問安”)。
“問省”更強調親身到場探望的行為。
五、權威辭書參考
- 《漢語大詞典》(第3卷,第58頁):
“問省:問候尊長的起居。”
- 《古代漢語詞典》(商務印書館,第2版):
“省(xǐng):探望尊長。如‘歸省’‘問省’。”
- 《說文解字注》(段玉裁):
“省,察也。凡省視、省察字皆從此義引申。”
“問省”凝結了中國傳統倫理中的孝道文化,其核心是通過實際行動表達對尊長的敬愛。盡管現代使用頻率較低,但作為曆史詞彙,其語義仍清晰指向“禮節性探望與關切”。
網絡擴展解釋
“問省”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和用法如下:
1.基本含義
“問省”指問候尊長的起居,主要用于表達對父母或其他長輩的關心,詢問他們的日常生活和健康情況。該詞體現了傳統文化中對長輩的敬重與關懷。
2.讀音與結構
- 拼音:wèn shěng/xǐng
此處“省”讀作shěng,但結合語義,實際應讀為xǐng(取“探望、問候”之意)。
- 構詞:“問”為問候,“省”為探望、省視,合起來表示對長輩的探望與關懷。
3.文獻用例
該詞多見于古代文學作品,例如:
- 宋代蘇轼《物不可以苟合論》提到“朝夕問省之禮”,強調日常問候的禮制;
- 明代許潮《同甲會》中描述子女喚妹妹一同去“問省”父母;
- 《初刻拍案驚奇》中亦有“逢着時節,才去問省一番”的用法。
4.現代使用
現代漢語中,“問省”已較少使用,更多以“探望”“問候”等詞替代,但在文言或仿古語境中仍可見其蹤迹。
該詞是古代禮儀文化的體現,核心含義為對長輩的關切與探望。若需進一步了解具體文獻中的用法,可參考《蘇轼文集》《初刻拍案驚奇》等原文。
别人正在浏覽...
敖戲背譜陂田捕風彩山钗梳乘運出赀脞説禱祠奠馔雕橑叮當當躲卸礘礘二者不可得兼飛翮福氣窩浮音幹甚麼工械官品熯熾呼庚癸虺民賈怠剪柳兼心嬌懶濟理凈辦驚汗九地鋸木架拘拿尻輪神馬靠牌子老話颣玭靈威隆郁輪舟磨切漂杵平甸謙憚欠籍青州麴戎騎神州華胄首秋霜叢酸漿草素滻台鬥特使土雞瓦犬文甲聞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