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問候尊長的起居。 宋 蘇轼 《物不可以苟合論》:“聖人懼其相褻而至於相怨也,於是制為朝夕問省之禮。” 明 許潮 《同甲會》:“今小春時節,父母在堂,未免喚妹子出來,同去問省一番則個。”《初刻拍案驚奇》卷四:“我與 縹雲 ,但逢着時節,才去問省一番。”
“問省”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和用法如下:
“問省”指問候尊長的起居,主要用于表達對父母或其他長輩的關心,詢問他們的日常生活和健康情況。該詞體現了傳統文化中對長輩的敬重與關懷。
該詞多見于古代文學作品,例如:
現代漢語中,“問省”已較少使用,更多以“探望”“問候”等詞替代,但在文言或仿古語境中仍可見其蹤迹。
該詞是古代禮儀文化的體現,核心含義為對長輩的關切與探望。若需進一步了解具體文獻中的用法,可參考《蘇轼文集》《初刻拍案驚奇》等原文。
問省(wèn xǐng)是一個漢字詞語,它的意思是詢問别人的意見或看法,以便自己考慮問題。它可以用于口語交流和書面表達中。
問省的部首是門(mén),它由兩個筆畫組成。
問省一詞最早出現在《紅樓夢》這本古代小說中,作者是清代作家曹雪芹。在小說中,這個詞被用來形容人們互相探詢意見,以便更好地思考問題。
問省的繁體字為「問省」,字形比簡體字稍複雜一些。
在古代漢字書法中,問省的寫法與現代有所不同。古時候,「問」字的右邊有一個較小的「口」字形,而「省」字的上面是一個與「礻」字形相似的部分。這種古代寫法給人一種古樸而沉穩的感覺。
1. 小明問省了一下父母的意見,然後決定報名參加音樂比賽。
2. 在團隊會議上,大家互相問省,最終找到了一個解決問題的好方法。
3. 他問省了很多人的看法,但最終還是按照自己的判斷做出了決定。
1. 問詢(wèn xún):詢問他人的意見或情況。
2. 請問(qǐng wèn):禮貌地向他人提出問題或請教。
3. 問答(wèn dá):互相提問和回答,進行交流。
詢問、請教、打聽。
答複、回答。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