鈣化固醇英文解釋翻譯、鈣化固醇的近義詞、反義詞、例句
英語翻譯:
calciferol
分詞翻譯:
鈣化的英語翻譯:
calcify
【醫】 calcification
固醇的英語翻譯:
【醫】 srerol
專業解析
鈣化固醇 (Calciferol) 的漢英詞典釋義與詳解
一、術語解析與基本定義
鈣化固醇(Calciferol)是維生素D₂的學名,屬于脂溶性維生素D家族的重要成員。其英文名稱“Calciferol”源于拉丁詞根“calx”(石灰,指鈣)與“ferre”(攜帶),直譯為“攜帶鈣質者”,形象體現了該物質促進鈣吸收的核心生理功能。中文譯名“鈣化固醇”則精準反映了其化學本質(固醇類衍生物)與核心作用(鈣代謝調節)。
二、化學本質與來源
- 化學結構:鈣化固醇分子式為 C₂₈H₄₄O,化學名稱為(5Z,7E,22E)-9,10-開環麥角甾-5,7,10(19),22-四烯-3β-醇,屬于開環甾體化合物。其結構特征為B環斷裂形成的共轭三烯系統,這是其光化學合成與生物活性的基礎。
- 天然來源:
- 植物與真菌:主要存在于經紫外線照射的酵母、蘑菇(如香菇、平菇)及地衣中。植物中的麥角固醇(Ergosterol)在紫外光(波長290–315 nm)作用下發生光解反應,B環斷裂形成維生素D₂(即鈣化固醇)。
- 人工強化:常見于強化牛奶、谷物、植物奶(如豆奶、杏仁奶)及膳食補充劑中,是素食者維生素D的重要來源。
三、生物合成與代謝活化
鈣化固醇需經體内兩步酶促羟化轉化為活性形式:
- 肝髒羟化:在肝細胞微粒體中,由CYP2R1 或CYP27A1 酶催化,在C-25位羟化生成25-羟基維生素D₂ [25(OH)D₂](骨化二醇),此為血液循環中的主要儲存形式。
- 腎髒羟化:在腎小管上皮細胞線粒體内,由CYP27B1(1α-羟化酶) 催化,在C-1位羟化生成具有完全生物活性的1,25-二羟基維生素D₂ [1,25(OH)₂D₂](骨化三醇),通過與靶器官(腸、骨、腎)的維生素D受體(VDR)結合發揮生理效應。
四、核心生理功能與作用機制
- 鈣磷穩态調節:
- 腸道吸收:活性形式1,25(OH)₂D₂誘導腸上皮細胞合成鈣結合蛋白(Calbindin-D9k)及鈣通道(TRPV6),顯著提升膳食鈣(30–40%)與磷(約80%)的吸收率。
- 骨骼礦化:協同甲狀旁腺激素(PTH),促進成骨細胞分化及骨基質礦化,維持骨密度;破骨細胞活化則保障骨鈣動員入血。
- 腎髒重吸收:增加腎小管對鈣磷的重吸收,減少尿排洩。
- 非經典功能:
- 免疫調節:調節T細胞分化(如抑制Th17、促進Treg),減輕炎症反應。
- 細胞增殖分化:影響角質形成細胞、乳腺上皮細胞等增殖,具潛在抗腫瘤作用。
- 心血管保護:調控腎素-血管緊張素系統(RAS),維持内皮功能。
五、臨床應用與營養推薦
- 缺乏症防治:
- 佝偻病/骨軟化症:兒童期缺乏緻佝偻病(骨骼畸形、生長遲緩);成人期缺乏緻骨軟化症(骨痛、肌無力、病理性骨折)。
- 骨質疏松:聯合鈣劑用于絕經後婦女及老年性骨質疏松的防治。
- 推薦攝入量:
- 中國居民膳食指南(2022)推薦成人維生素D攝入量為10 μg/d(400 IU/d),65歲以上增至15 μg/d(600 IU/d)。
- 美國醫學研究所(IOM)建議血清25(OH)D濃度 ≥50 nmol/L(20 ng/mL) 為充足水平。
- 補充劑使用:
- 鈣化固醇制劑(如膠囊、滴劑)用于日照不足或高危人群(深膚色、老年人、肥胖者)的維生素D補充,劑量需依據基線血清25(OH)D水平個體化調整,避免過量導緻高鈣血症風險。
六、安全性與相互作用
- 毒性反應:長期超量攝入(>250 μg/d或10,000 IU/d)可能引發高鈣血症,表現為厭食、多尿、心律失常、腎結石及血管鈣化。
- 藥物相互作用:
- 消膽胺、礦物油等降低其吸收。
- 噻嗪類利尿劑、強心苷合用增加高鈣風險。
- 抗驚厥藥(苯妥英鈉)、糖皮質激素加速其代謝失活。
權威參考文獻來源:
- NIH Office of Dietary Supplements - Vitamin D Fact Sheet: https://ods.od.nih.gov/factsheets/VitaminD-HealthProfessional/
- IUPAC Nomenclature of Vitamin D Compounds: Pure Appl. Chem.
- Fungal Vitamin D₂ Synthesis: J. Agric. Food Chem.
- Vitamin D Metabolism Review: Endocr. Rev.
- Molecular Action of 1,25(OH)₂D: Physiol. Rev.
- Calcium Homeostasis Mechanism: Am. J. Physiol. Renal Physiol.
- Non-classical Effects of Vitamin D: Nat. Rev. Endocrinol.
- Chinese Dietary Reference Intakes (2023): 中國營養學會
- Vitamin D Toxicity Management: J. Clin. Endocrinol. Metab.
- Drug-Vitamin D Interactions: Drug Metab. Rev.
網絡擴展解釋
鈣化固醇(化學式:C₂₈H₄₄O)是維生素D₂的化學名稱,屬于脂溶性維生素的一種。以下是其詳細解釋:
-
化學結構與來源
鈣化固醇的化學名為“9,10-開環麥角甾-5,7,10(19),22-四烯-3β-醇”,分子量為396.66。它天然存在于酵母、真菌等生物體中,也可通過紫外線照射麥角固醇人工合成。
-
物理性質
鈣化固醇通常為無色針狀結晶或白色結晶性粉末,無臭無味。但其化學性質不穩定,遇光或空氣容易氧化變質,需避光密封保存。
-
純度标準
根據藥典規定,鈣化固醇的純度需達到97.0%~103.0%,以保證其在醫藥或營養補充劑中的有效性。
小知識:維生素D₂與維生素D₃(膽鈣化固醇)同為維生素D家族成員,兩者結構類似但來源不同。D₂多來自植物,D₃則主要源于動物和人體自身合成。
分類
ABCDEFGHIJKLMNOPQRSTUVWXYZ
别人正在浏覽...
班門弄斧半罩冠苯肼-γ-酮戊酸辨認出标準預算不定志賀氏杆菌暢葉産品證明書處理模塊性大框鋸大氣排氣量電路設計電子圖書館丁醇胺反向傳輸因數機能性恢複浸析開支補償空氣動力學法同位素分離冷硫化聯耳獨眼畸胎利潤制氯化氧釩氯唑堅牢紅能夠哌啶醇胺釺焊合金咝咝作響投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