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計】 assignment axiom
evaluate
【計】 assign; assignation; assigned; assignment; bind; call by value
axiom; generally acknowledged truth
【計】 Armstrong
賦值公理(Assignment Axiom)是數理邏輯與形式語義學中的核心概念,指通過明确的規則将符號表達式與具體數學對象建立對應關系的行為。在漢英詞典中,該術語對應英文"assignment axiom",常用于一階邏輯系統内對變量賦值的合法性定義。
賦值公理規定,若存在一個結構$mathfrak{M}$和一個賦值函數$v$,則每個變量$x$在論域$D$中都有唯一确定的值$v(x)in D$。對于公式$varphi$,當且僅當$mathfrak{M},v models varphi$時,稱賦值$v$滿足$varphi$。其數學表達式可表示為: $$ forall x exists! y (x mapsto y) $$
在Hoare邏輯中,賦值公理表現為形式化規則:若将表達式$E$賦給變量$x$後滿足後條件$Q$,則賦值前的狀态需滿足将$E$替換$x$後的$Q$。這被形式化為: $$ { Q[E/x] } x := E{ Q } $$ 該公理确保了程式語義的确定性。
現代類型論強化了賦值公理的約束條件,要求賦值操作必須遵守類型一緻性原則。例如在簡單類型λ演算中,若變量聲明為$tau$類型,則賦值項必須屬于同一類型,記作: $$ x:tau vdash t:tau $$
賦值公理(Assignment Axiom)是程式邏輯(尤其是霍爾邏輯/Hoare Logic)中的核心規則,用于形式化驗證程式語句的正确性。它專門處理程式中的賦值語句,通過前置條件與後置條件的關系,推導程式行為的邏輯一緻性。
在霍爾邏輯中,賦值公理的形式為: $$ {, Q[E/x] ,} quad x := E quad {, Q ,} $$ 其中:
公理的含義是:若賦值語句執行後滿足條件 $Q$,則執行前的條件必須滿足将 $Q$ 中的 $x$ 替換為 $E$ 後的結果。
假設程式語句為 x := y + 3
,要求執行後滿足條件 x > 5
(即後置條件 $Q$ 為 $x > 5$)。根據賦值公理,前置條件需将 $Q$ 中的 $x$ 替換為 y + 3
,即:
$$
{, y + 3 > 5 ,} quad x := y + 3 quad {, x > 5 ,}
$$
因此,前置條件為 $y > 2$,即僅當 $y > 2$ 時,賦值後 $x$ 才能滿足 $x > 5$。
賦值公理是程式驗證的基礎工具,常用于:
若需進一步了解形式化驗證或具體案例分析,可參考程式邏輯教材(如《計算機程式的構造和解釋》)或形式化方法相關文獻。
安全距離拜爾比層定向取代基多變曲線躲藏起來副框架鼾息互惠條款減縮發電機效率機動扳手肌肉神經電探器機械光制連杆開口銷顱成形術脈沖角排水明溝皮克雷耳氏法鋪床法氫化萘化酚情緒頹廢韌皮鞘日光榴石薩羅汾食指桡掌側動脈實字收支機構書邊标目私下聽人說外埠猬裂頭縧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