符號表标識符英文解釋翻譯、符號表标識符的近義詞、反義詞、例句
英語翻譯:
【計】 symbol table identifier
分詞翻譯:
符號表的英語翻譯:
【計】 symbol table; symbolic table
标識符的英語翻譯:
【計】 ID; identifier
專業解析
在計算機科學領域,符號表标識符是一個核心概念,尤其在編譯原理、程式設計和計算機語言處理中至關重要。它由兩個關鍵部分組成:"符號表"和"标識符",理解其含義需要分别解析并結合其功能:
-
符號表 (Symbol Table):
- 漢英釋義: 符號表 (fúhào biǎo) - Symbol Table
- 詳細解釋: 符號表是編譯器或解釋器在編譯/解釋源代碼過程中使用的一種數據結構。它的主要功能是存儲程式中出現的各種标識符及其相關屬性信息。你可以将其想象成一個程式元素的"字典"或"目錄"。
- 作用與存儲内容:
- 記錄标識符: 存儲變量名、函數名、類名、标簽名等用戶定義的名稱。
- 關聯屬性: 存儲與每個标識符緊密相關的信息,例如:
- 數據類型: 如
int
, float
, string
, struct
等。
- 存儲類别: 如
auto
, static
, extern
, register
(在C語言中)。
- 作用域: 标識符在程式的哪個部分(如哪個函數、哪個代碼塊)是可見和有效的。
- 内存地址/偏移量: 變量或函數在内存中分配的位置(在目标代碼生成階段)。
- 參數信息: 對于函數,存儲其參數的類型、數量和順序。
- 維度信息: 對于數組,存儲其維度和大小。
- 支持編譯各階段: 在詞法分析、語法分析、語義分析和代碼生成階段,編譯器都需要頻繁地查詢和更新符號表,以檢查标識符是否已聲明、類型是否匹配、作用域是否合法等。
-
标識符 (Identifier):
- 漢英釋義: 标識符 (biāozhì fú) - Identifier
- 詳細解釋: 标識符是程式員在源代碼中為程式實體(如變量、常量、函數、類型、類、對象、模塊、标籤等)所起的名字。它是由程式員定義的、用于在代碼中唯一指代某個特定實體的字符串序列。
- 命名規則: 通常由字母(包括下劃線
_
)、數字組成,且必須以字母或下劃線開頭。标識符是區分大小寫的(在大多數語言中如C, C++, Java, Python)。不能使用語言保留的關鍵字(如 int
, if
, for
)作為标識符。
- 作用: 提供了一種人類可讀的方式來引用程式中的各種元素,極大地提高了代碼的可讀性和可維護性。編譯器/解釋器通過标識符在符號表中查找對應的實體及其屬性。
-
符號表标識符的綜合含義:
- 當我們說"符號表标識符"時,通常指的是存儲在符號表中的那個标識符條目本身,以及與之綁定的所有屬性信息。
- 在符號表的上下文中,"标識符"是鍵 (Key),而它關聯的各種屬性(類型、作用域、地址等)是值 (Value)。符號表的核心操作就是通過标識符(鍵)來快速查找、插入或更新其對應的屬性信息(值)。
- 核心功能: 符號表通過管理标識符及其屬性,為編譯器/解釋器提供了名稱解析和語義檢查的基礎。它确保了:
- 标識符在使用前已被聲明(聲明在先,使用在後)。
- 标識符在特定的作用域内是唯一的(避免命名沖突)。
- 對标識符的操作(如賦值、函數調用)符合其聲明的類型和屬性規則(類型檢查)。
"符號表标識符"指的是在程式編譯或解釋過程中,由編譯器/解釋器維護的"符號表"數據結構中所存儲的"标識符"條目及其所有關聯的屬性信息(如類型、作用域、内存地址等)。符號表以标識符為鍵,高效地組織和管理程式中所有用戶定義名稱的信息,是确保程式語義正确性和實現高效代碼生成的關鍵組件。
參考來源:
- Compilers: Principles, Techniques, and Tools (Second Edition) - Alfred V. Aho, Monica S. Lam, Ravi Sethi, Jeffrey D. Ullman (龍書). 經典編譯原理教材,對符號表有系統闡述。 (書籍)
- GCC Internals Documentation - Symbol Handling: 描述了GCC編譯器如何處理符號(标識符)和符號表。
- LLVM Documentation - SourceLevelDebugging: 涉及LLVM/Clang中符號表信息如何用于調試。
- ISO/IEC 9899:2018 (C18 Standard) - Section 6.2.1 Scopes of identifiers: C語言标準關于标識符作用域的官方定義。 (标準文檔)
- Princeton University - COS 320 Compiling Techniques Lecture Notes: 包含符號表設計與實現的講義。(需查找具體講義鍊接)
網絡擴展解釋
“符號表标識符”是編譯原理和程式分析中的核心概念,需要拆解為兩部分理解:
-
符號表(Symbol Table)
是編譯器/解釋器在編譯或執行代碼時維護的數據結構,用于存儲程式中所有标識符的信息。它本質上是一個鍵值對集合,其中:
- 鍵:标識符名稱(如變量名、函數名)
- 值:與該标識符關聯的屬性(如數據類型、作用域、内存地址等)
-
标識符(Identifier)
是程式中由開發者自定義的名稱,用于指代變量、函數、類等實體。例如:
int count = 0;// "count"是标識符
void calculate() { ... }// "calculate"是标識符
二者關系
符號表通過标識符作為“索引”,管理程式中的所有命名實體。例如,當編譯器遇到變量count
時,會通過符號表查找該标識符對應的類型(int
)、作用域(如全局/局部)、内存分配地址等信息,以進行語法檢查、内存分配等操作。
典型應用場景
- 編譯階段:檢查變量是否重複聲明、類型匹配
- 調試階段:通過符號表映射機器碼回源代碼位置
- 鍊接階段:解析跨文件的函數/變量引用
例如,C語言中聲明int x;
時,編譯器會将x
作為标識符存入符號表,并記錄其類型為整型、作用域為當前函數等屬性。
分類
ABCDEFGHIJKLMNOPQRSTUVWXYZ
别人正在浏覽...
安甯的辦公用品不等面關節操作數段分隔符船舶執照窗口業務電磁療法碘┯樹酸鐵菲酚分析句子符號檢查指示器光效率過鉻酸铵酵母菌鏡軸測量法抗胰島素性客觀矛盾流量測定馬達驅動膿液郁阻平均單價桡骨窩桑托尼氏征神經邏輯系統守舊手頭拮據首要宿主伺機而動的策略頭虱土地價值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