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射性測定年代英文解釋翻譯、放射性測定年代的近義詞、反義詞、例句
英語翻譯:
【化】 radioactive dating
相關詞條:
1.nuclearagedetermination 2.isotopicagedetermination
分詞翻譯:
放射的英語翻譯:
emanate from; emit; radiate; ray; shed
【化】 emit; radiate; radiation
【醫】 actino-; radiate; radiation; radio-
測定的英語翻譯:
determine; mensuration; set out
【化】 assaying; determination; estimation
【醫】 assay; determination
【經】 gauge
年代的英語翻譯:
a decade; age; time; years
【經】 age
專業解析
放射性測定年代 (Radiometric Dating) 的漢英詞典解析
放射性測定年代(英文:Radiometric Dating)是一種利用放射性同位素衰變規律測定物質年齡的科學方法。該技術基于一個核心原理:某些不穩定的同位素(母體同位素)會以恒定速率衰變成其他同位素(子體同位素),通過測量樣本中母體與子體同位素的比例,結合已知的衰變速率(半衰期),即可計算出樣本的形成年代或最後一次受熱事件的年代。
核心原理與技術要點
-
放射性衰變與半衰期
放射性同位素(如鈾-238、鉀-40、碳-14)的原子核會自發衰變,釋放粒子或能量,轉變為另一種同位素或元素。半衰期(Half-life)是指特定放射性同位素衰變至其初始數量一半所需的時間,這是一個恒定不變的物理常數。例如:
- 碳-14 (¹⁴C) 半衰期約為 5730 年,適用于測定數百年至數萬年的有機物質。
- 鉀-40 (⁴⁰K) 半衰期約為 12.5 億年,衰變成氩-40 (⁴⁰Ar),常用于測定數百萬至數十億年的岩石。
- 鈾-238 (²³⁸U) 半衰期約為 45 億年,衰變成鉛-206 (²⁰⁶Pb),適用于測定最古老的岩石和礦物。
-
測年公式
計算年代的基本公式基于衰變定律:
$$
t = frac{1}{lambda} ln left(1 + frac{D}{P}right)
$$
其中:
t
是樣本年齡;
λ
是衰變常數(與半衰期 T½ 的關系為 λ = ln(2) / T½);
D
是子體同位素的數量;
P
是剩餘的母體同位素的數量。
-
關鍵假設
該方法成立依賴于幾個重要前提:
- 封閉系統:樣本自形成後,母體和子體同位素均未發生丢失或加入。
- 初始條件:需知道或能合理推斷子體同位素在樣本形成時的初始含量(或初始比例為零)。
- 恒定衰變:衰變速率(半衰期)在整個時間尺度内保持恒定,不受外界環境影響。
主要應用領域
- 地質年代學:測定岩石、礦物的形成年齡,建立地球和行星的地質年代表(如測定火成岩的結晶年齡、變質岩的變質事件年齡)。
- 考古學與人類學:測定古代遺址、文物、人類和動物遺骸的年代(主要使用碳-14測年法)。
- 古氣候與環境科學:測定沉積物、冰芯、珊瑚等的年齡,重建古氣候和古環境變化序列。
- 行星科學:測定隕石、月岩的年齡,研究太陽系和行星的形成演化曆史。
參考資料
- 國際原子能機構 (IAEA) - 放射性碳測年原理:國際原子能機構提供了關于放射性碳測年(¹⁴C)方法的詳細解釋和應用說明,是核科學技術應用的權威信息來源。(參考資料鍊接需用戶自行檢索 IAEA 官網相關文檔)
- 美國地質調查局 (USGS) - 地質年代學方法:USGS 網站詳細介紹了包括鉀-氩法、鈾-鉛法等多種放射性測年技術在地質學中的應用及其原理。(參考資料鍊接需用戶自行檢索 USGS 官網相關科普或技術報告)
- 《地球化學原理》:權威地球化學教科書(如 White 或 Albarède 的著作)均包含對放射性衰變理論和測年方法的嚴謹數學推導和地質應用讨論。(參考資料為專業書籍)
- 《考古科學雜志》:該期刊經常發表關于放射性碳測年技術改進、校準及其在考古學中應用的研究論文。(參考資料為學術期刊)
注意:以上參考資料類型(國際組織官網、國家機構科普、專業書籍、學術期刊)代表了該領域的高權威性信息來源。具體網頁鍊接因平台限制無法直接提供,用戶可根據機構名稱和主題關鍵詞進行有效檢索以獲取詳細信息。
網絡擴展解釋
放射性測定年代是通過測量放射性同位素的衰變規律來确定物體或地質年代的方法,主要用于地質學、考古學等領域。以下是詳細解釋:
-
基本原理
放射性同位素(如鈾-238、碳-14)會以固定速率衰變成穩定同位素。通過測量母體同位素與子體同位素的含量比例,結合半衰期(即同位素衰變一半所需的時間),可計算樣本年齡。
公式表達為:
$$
t = frac{1}{lambda} lnleft(1 + frac{D}{P}right)
$$
其中,( t )為時間,( lambda )為衰變常數,( D/P )為子體與母體的原子數比。
-
常用方法
- 鈾鉛法:適用于測定礦石或地層的年齡,利用鈾-238衰變為鉛-206的規律(半衰期約45億年)。
- 碳-14法:用于測定5萬年内的有機遺骸(如古生物、文物),通過分析碳-14衰變為氮-14的過程(半衰期5730年)。
-
應用範圍
- 地質學中測定岩石、礦物年齡(如地球形成約45億年);
- 考古學中鑒定文物或生物遺骸的年代。
-
技術特點
- 準确性高,誤差範圍通常小于1%;
- 依賴樣本中同位素的完整保存,需避免外界污染;
- 半衰期穩定性強,衰變速率不受環境因素影響。
若需了解具體實驗步驟或更多同位素案例,可參考、3、7的完整内容。
分類
ABCDEFGHIJKLMNOPQRSTUVWXYZ
别人正在浏覽...
八進制調試技術表皮松解表生成不計撫恤金的補助不收費的機器故障時間煩勞反向二極管鍋爐鋼闆骨粘合線海關緝私署哈勒氏結腸網膜環狀填料塔奸計結腸強直激光誘導熒光空載回路口腔的來不及洛氏硬度賣淫行為錢币形損害汽笛杠柄臂球結膜水腫三十基石栗油術後牙槽窩痛塔夫綸桶的凹槽外耳氏區外消内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