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電】 discharge lamp; electric discharge lamp; electric-discharge lamp
放電燈(Electric Discharge Lamp)是一種通過氣體或蒸汽中的電流激發産生可見光的電光源設備。該術語在漢英詞典中常譯為"electric discharge lamp"或"gas-discharge lamp",其核心原理基于電離氣體放電過程中電子與原子碰撞引發的發光現象。
從技術構成角度分析,放電燈包含三個核心組件:①密封的透明或半透明容器(通常為玻璃或石英材質),内部填充特定氣體或金屬蒸氣(如氖、氩、汞蒸氣等);②兩個電極系統,用于建立電場并維持放電過程;③鎮流器裝置,用于穩定電流并限制能量輸出。根據美國能源部(DOE)的照明技術分類标準,放電燈可分為低壓放電燈(如熒光燈)和高壓放電燈(如金屬鹵化物燈、高壓鈉燈)兩大類别。
在應用場景方面,國際照明委員會(CIE)的技術報告指出,放電燈因其高光效(可達80-150流明/瓦)和長壽命(10,000-24,000小時)特性,廣泛應用于道路照明、體育場館、工業廠房等大空間照明場景。其中高壓鈉燈的發光效率在常見放電燈中居首,可達150流明/瓦。
現代放電燈技術發展已實現汞含量的顯著降低,歐盟生态設計指令(EU)2019/2020規定自2021年起,所有投放市場的放電燈汞含量不得超過2.5毫克,推動行業向更環保的方向轉型。美國國家可再生能源實驗室(NREL)的對比測試顯示,新一代無汞金屬鹵化物燈的能效較傳統型號提升約18%。
(參考資料:美國能源部照明技術指南、國際照明委員會技術報告、歐盟生态設計指令文本、NREL能效研究報告)
放電燈是一種通過電流激發氣體或金屬蒸氣放電而産生光線的電光源。以下是其核心要點:
放電燈利用氣體、金屬蒸氣或混合氣體在電場作用下發生電離放電,将電能轉化為光能。其發光原理與普通白熾燈(通過電阻發熱發光)不同,具有更高的能量效率。
主要用于街道、廣場、大型建築等戶外照明,以及工業、交通運輸領域。其高效性和穩定性使其適用于環境溫度範圍較廣(-20°C至40°C)的場所。
放電燈的英文為“electric-discharge lamp”或“discharge lamp”。
如需更詳細的技術參數或曆史發展,可參考權威工程文獻或照明行業标準文檔。
标準技巧玻璃的抄襲者磁盤格式單光子發射計算機化斷層顯像單穩态第一部分積對羟苯羟乙酸福-麥-佩三氏法幹性切斷術高爐煤焦公理化軌厚度檢驗黃金官價輝铋礦簡單渦輪機肌強直性萎縮冷凝液受槽卵移行軟化處理掃描複印機商業等級雙金屬密封瞬間反射調色劑塗劑外加源探詢萬克微程式部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