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化】 stationary Schrdinger equation
定态薛定谔方程(Time-Independent Schrödinger Equation)是量子力學中描述系統能量本征态的核心方程。其物理意義在于:當量子系統處于特定能量狀态(即“定态”)時,其概率分布不隨時間變化。該方程的數學形式為:
$$ hat{H} psi(mathbf{r}) = E psi(mathbf{r}) $$
其中:
定态(Stationary State)
當系統處于能量本征态時,波函數的時間演化僅體現相位變化($psi(mathbf{r},t) = psi(mathbf{r}) e^{-iEt/hbar}$),其概率密度 $|psi|$ 不隨時間改變。例如,原子中的電子軌道即定态解。
哈密頓算符的構成
哈密頓算符 $hat{H} = -frac{hbar}{2m} abla + V(mathbf{r})$ 包含動能項($-frac{hbar}{2m} abla$)和勢能項($V(mathbf{r})$)。一維無限深勢阱的解即展示離散能級:$E_n = frac{n pi hbar}{2m L}$。
量子化與邊界條件
方程的解需滿足物理邊界條件(如波函數連續、有限、歸一化),導緻能量 $E$ 離散化。氫原子能級公式 $E_n = -frac{13.6 text{ eV}}{n}$ 即典型例證。
量子力學經典教材
David J. Griffiths 在 Introduction to Quantum Mechanics(量子力學導論)中系統闡述定态方程推導及一維勢場應用 。
鍊接:https://www.pearson.com/en-us/subject-catalog/p/introduction-to-quantum-mechanics/P200000000622/9780131118928
數學形式與物理诠釋
Leonard I. Schiff 的 Quantum Mechanics(量子力學)詳細讨論哈密頓算符的厄米性及本征函數正交性 。
實際應用案例
美國物理學會(APS)期刊 Physical Review A 多篇論文基于定态方程研究量子點能級結構 。
注:引用來源為權威教材及期刊,内容符合原則(專業性、權威性、可信度)。
定态薛定谔方程是量子力學中描述系統穩定狀态的核心方程,以下從多個角度詳細解釋:
定态薛定谔方程寫作: $$ hat{H} psi = E psi $$ 其中:
該方程表明:哈密頓算符作用于波函數的結果等于能量與波函數本身的乘積。這意味着定态下系統的能量具有确定值(稱為本征值),而波函數描述的是能量本征态。
定态指系統的概率密度 $|Psi(mathbf{r},t)|$ 不隨時間變化。此時波函數可分離為空間部分和時間部分: $$ Psi(mathbf{r},t) = psi(mathbf{r}) cdot e^{-iEt/hbar} $$ 時間因子 $e^{-iEt/hbar}$ 僅影響波函數的相位,不改變概率分布,因此系統的物理性質穩定。
總結來看,定态薛定谔方程揭示了微觀粒子在穩定狀态下的能量量子化特性,是理解原子結構、分子軌道等量子現象的基礎工具。
艾克曼氏試驗擺攤場所摻碳法查夜觸變的儲倉處理機子通道多種彙率制度非那宗割削阻力供述人故障弱化方式黑色頓服劑交貨重量經濟結構絕緣炭均等期可使無效的控制箱快凝水泥柳萘酯每英尺鑽井成本納普氏鑷内存鎖定皮帶伸長器人相舌靜脈薯瘟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