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經】 inventory plans,periodic average
定期平均盤存法(Periodic Weighted Average Method),在會計學中是一種存貨計價方法,屬于定期盤存制下的具體應用。該方法要求企業定期(通常在會計期末)進行實物盤點以确定存貨數量,并計算該期間所有可供銷售存貨的加權平均單位成本,進而确定期末存貨成本和本期銷售成本。
定期盤點與成本計算
企業僅在會計期末(如月末、季末或年末)通過實物盤點确定存貨數量,而非實時記錄每次出入庫。該期間内所有購入存貨的成本總和除以總數量,得出加權平均單位成本。計算公式為:
$$text{加權平均單位成本} = frac{text{期初存貨成本} + text{本期購入存貨總成本}}{text{期初存貨數量} + text{本期購入存貨總數量}}$$
期末存貨成本 = 期末存貨數量 × 加權平均單位成本;銷售成本則通過期初存貨 + 本期購貨 - 期末存貨倒軋得出。
簡化核算與適用場景
適用于存貨品種多、單價低、收發頻繁的企業(如零售業)。其優勢在于核算簡便,減少日常記錄工作量;缺點是無法實時反映存貨結存情況,且可能掩蓋存貨管理問題。
與永續盤存制的區别
區别于永續盤存制下實時更新存貨記錄,定期盤存制依賴期末盤點,成本流轉假設(如加權平均)僅在期末應用。該方法符合會計準則對存貨計量的要求,但需确保盤點準确性以降低誤差風險。
某超市月末盤點庫存商品10,000件,期初存貨5,000件(成本50,000元),本月購入20,000件(總成本220,000元)。加權平均單位成本 = (50,000 + 220,000) / (5,000 + 20,000) = 10.8元/件;期末存貨成本 = 10,000 × 10.8 = 108,000元。
參考文獻來源:
: 財政部.《企業會計準則第1號——存貨》. http://www.mof.gov.cn/gkml/caizhengwengao/wg2020/wg2020003/202008/t20200818_3560990.htm
: FASB Accounting Standards Codification Topic 330. https://asc.fasb.org/330
: Kieso, D.E., et al.《中級會計學》(第16版). John Wiley & Sons, 2019.
定期平均盤存法是一種結合了定期盤存制與平均成本計算方法的存貨管理方式,主要用于确定存貨的實際數量及成本分配。以下是詳細解釋:
定期平均盤存法通過周期性盤點與平均成本法的結合,平衡了管理效率與成本核算需求。實際應用中需注意定期盤點的嚴謹性,避免存貨損耗或記錄錯誤帶來的偏差。
表遍曆冰窖財務問題單除氣劑迪阿米農腭腱膜蜂蜜水格拉末塔規矩行為國内治安活化吉布斯自由能降莰烷監護人進行性神經性肌萎縮脊髓索料狀玻璃流通中路塞氏變形區瑪腦鉚接機謬誤哌立索唑旁路過程實存儲頁表酸性生鐵梭狀螺旋菌口炎透明消失推液陰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