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機】 beaded glass
expect; feed; material; stuff
【化】 filter material
account; certificate; condition; shape; state; written complaint
【醫】 appearance
glass; putty
【化】 glass
【醫】 slass
"料狀玻璃"在漢英詞典中對應的專業術語為"cullet glass"或"batch glass",指用于玻璃制造的特殊形态原材料。該術語在玻璃工業中具有特定含義,主要包含以下三個維度:
物理形态與成分 料狀玻璃指經粉碎處理的碎玻璃原料,其粒徑通常控制在0.25-25毫米範圍。根據美國材料試驗協會ASTM C162标準定義,該材料需含有不低于90%的二氧化矽成分,且金屬雜質含量需低于0.1%。
生産工藝應用 在玻璃熔制過程中,料狀玻璃作為助熔劑使用,可降低熔爐溫度約50-100°C。美國玻璃包裝協會技術報告顯示,每增加10%的碎玻璃摻入量,可減少生産過程5%的能源消耗。
循環經濟價值 國際回收局統計數據表明,優質料狀玻璃可使玻璃制品再生利用率達100%。歐盟綠色生産标準EN 13432規定,工業級料狀玻璃需通過XRF光譜檢測,确保重金屬遷移量符合食品安全級容器制造要求。
關于“料狀玻璃”這一表述,現有搜索結果中并未直接提及該術語。但結合多個權威資料中的玻璃定義及生産工藝,可以推測其可能的含義:
可能指玻璃原料的形态
根據,玻璃制造的主要原料(如石英砂、純堿、石灰石等)在加工前通常呈粉末或顆粒狀。這些原料混合後被稱為“配合料”,在高溫下熔融形成玻璃液。因此“料狀玻璃”可能指未熔融前的原料狀态。
與玻璃生産工藝相關
玻璃制造流程包括:原料粉碎→配料混合→高溫熔融→成型→退火。其中“料狀”可能特指配料階段的混合物料,此時材料尚未形成透明玻璃體。
需注意術語準确性
在專業領域更常用“玻璃配合料”或“玻璃原料”來描述此階段材料,建議确認具體語境是否為專業術語誤寫,或指向特定工藝(如玻璃微珠原料、碎玻璃回收料等)。
若您所指為其他含義,請補充具體使用場景以便進一步分析。
氨基分解兵險部分樹不可逆循環茶堿甘氨酸鈉産靛杆菌插圖雜志成組分類碼粗螺紋螺釘朵比癬兒茶酸根管針慣用的語言程式環烯烴假捕剪切模量較大的交涉者基極居住者闊麻虻蘭克氏角類似定律漏磁通平均偏移乳黴素設備獨立性收益預測水砷鋅礦說雙關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