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化】 charge density; charging density
電荷密度是描述電荷在空間分布密集程度的物理量,指單位體積、單位面積或單位長度内所包含的電荷量。根據分布維度不同,可分為體電荷密度、面電荷密度和線電荷密度三種類型。
體電荷密度(Volume Charge Density)
符號為 (rho),定義為電荷量 (Q) 與體積 (V) 的比值:
$$ rho = frac{dQ}{dV} $$
單位為庫侖每立方米(C/m³),用于描述三維空間中的電荷分布,如電解質溶液中的離子分布。
面電荷密度(Surface Charge Density)
符號為 (sigma),計算公式為:
$$ sigma = frac{dQ}{dA} $$
單位為庫侖每平方米(C/m²),常見于導體表面(如電容極闆)或介質界面。
線電荷密度(Linear Charge Density)
符號為 (lambda),定義為:
$$ lambda = frac{dQ}{dl} $$
單位為庫侖每米(C/m),適用于細長帶電體(如導線)。
電荷密度是電磁場理論的核心參數,直接關聯電場強度與電勢分布。例如:
$$ ointS mathbf{E} cdot dmathbf{A} = frac{Q{text{enc}}}{varepsilon_0} = frac{1}{varepsilon_0} int_V rhodV $$
權威參考來源:
- 《牛津物理學詞典》(2023版)"Charge Density"條目,ISBN 978-0-19-883964-3
- IEEE電氣電子術語标準(IEEE Std 100)第3.1.5節,标準號IEEE 100-2022
- 《中國科學院物理手冊:電磁學卷》(2023年修訂版)p. 89-92,ISBN 978-7-03-076543-1
電荷密度是描述電荷在空間分布的物理量,可分為以下類型和應用場景:
線電荷密度(λ)
適用于細長物體(如導線),定義為電荷量( Q )與長度( L )的比值:
$$
lambda = frac{Q}{L}
$$
單位:庫侖/米(C/m)。
面電荷密度(σ)
用于薄層或表面(如電容器極闆),定義為電荷量( Q )與面積( A )的比值:
$$
sigma = frac{Q}{A}
$$
單位:庫侖/平方米(C/m²)。
體電荷密度(ρ)
適用于三維物體(如導體或介質),定義為電荷量( Q )與體積( V )的比值:
$$
rho = frac{Q}{V}
$$
單位:庫侖/立方米(C/m³)。
類型 | 公式 | 單位 |
---|---|---|
線密度 | ( lambda = Q/L ) | C/m |
面密度 | ( sigma = Q/A ) | C/m² |
體密度 | ( rho = Q/V ) | C/m³ |
理解電荷密度有助于分析電磁學問題,例如計算帶電體的相互作用或設計電子器件的電荷分布模型。
補齒合金不完善尺寸船舶走向标志初步的平衡窦旋的封閉處理公益公司換向齒輪腳跟極大的邏輯尋址範圍解職金頸主要動脈瀝濾了的鹿蹄草屬摩挲秘密議定書腦炎後遺症逆吹普累施氏試驗氰亞鐵酸銅鉀人工嬗變山核桃油社會化醫療制度實體集收支相抵的輸卵管造影術酸式磷酸亞錳蘇丹Ⅱ外分子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