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be equal to; mortgage; prop; resist; support; sustain
漢字“抵”在漢英詞典中的釋義可分為以下四個核心義項:
1. 動詞:到達;抵達 英文對應詞為"arrive; reach",表示到達某個地理位置或時間節點。例如:“代表團已抵京”(The delegation has arrived in Beijing)。該釋義來源于《現代漢語規範詞典》(第3版)。
2. 動詞:抵押;抵償 對應英文"mortgage; compensate",指用財物作為保證或補償。如:“用房産抵債”(use real estate to pay off debts)。此解釋參考自《牛津漢英雙解詞典》(第9版)。
3. 動詞:抵消;平衡 譯為"offset; balance",用于描述價值或作用的相互抵消。例如:“收支相抵”(income and expenses offset each other)。該定義援引自《商務館漢英詞典》。
4. 介詞:相當于 作為介詞使用時,對應英文"equivalent to",表示價值等同關系。典型用法如:“以工抵債”(work in lieu of debt repayment)。該用法記載于《新世紀漢英大詞典》。
“抵”是一個多義漢字,讀音為dǐ(仄聲,無多音字),其核心含義圍繞“對抗”與“平衡”展開,具體可從以下五方面解析:
本義:推擠與頂撞
最初指“擠、推”,如《說文解字》記載“抵,擠也”。引申為肢體或力量的對抗,例如“相互抵着”指用頭頂撞對方。
抵擋與抵抗
表示用力量阻擋或反抗,如“抵擋”“抵抗”。此義項強調主動防禦,如《漢書》中“抵排(排斥)”。
抵償與抵押
指用等價物替代或補償,如“抵債”“抵押”。亦可表示抵消,如“收支相抵”。
到達與接觸
具有空間延伸義,如“抵達”“抵京”表示到達某地;另可指接觸,如“抵觸”描述矛盾或沖突狀态。
抵賴與否認
在行為層面,指拒不承認事實,如《漢書》中“延年抵曰”即抵賴。
補充說明:該字為形聲字,從“手”部,與動作相關;古文中曾通“抵”(投擲),但現代已少用。
安全容許應力包裝貨物詳單編碼器方框性打印好的彙總數據報告底蜂蠅耕畜傑納斯藍克洛凱氏隔框緣顱内性骨肥厚路易氏角麻風菌素廟宇凝固時間歐白芷酸潘科斯特氏縫術泡沫塑料成型強度削減球形接頭氣象保險熱量消耗舌帶系四苯乙二醇鎖陰調用宏指令頭腦脫水苯脎外置移植物維持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