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經】 cost,insurance,freight duty paid
到岸價格加關稅的價(CIFD)詳解
“到岸價格加關稅的價”是國際貿易中的一個專業術語,其英文全稱為Cost, Insurance, Freight and Duty (CIFD)。它是在國際貿易中廣泛使用的到岸價格(Cost, Insurance and Freight, CIF) 基礎上擴展而來的一種貿易術語,主要用于明确貨物成本、運費、保險費及進口關稅的承擔方。以下從多個維度詳細解釋其含義:
項目 | 賣方責任 | 買方責任 |
---|---|---|
貨物成本 | 承擔貨物生産成本或采購成本 | — |
國際運費 | 支付至目的港的海運費 | — |
保險費 | 購買貨物運輸保險(通常為最低險别) | — |
出口清關 | 辦理出口手續并支付相關稅費 | — |
進口關稅 | 支付目的國進口關稅 | — |
目的港卸貨/運輸 | 風險在裝運港船舷轉移給買方 | 承擔卸貨費及後續内陸運輸費用 |
進口清關手續 | — | 辦理進口報關手續(賣方已付關稅) |
CIFD常見于買方對進口關稅計算複雜或希望簡化成本核算的場景,如跨境電商B2B大宗交易。賣方通過承擔關稅增強報價競争力,但需提前确認目的國稅率以避免虧損。
盡管賣方支付關稅,貨物風險仍在裝運港越過船舷時轉移給買方(依據《國際貿易術語解釋通則》INCOTERMS® 2020規則)。
關稅通常按貨物完稅價格(CIF價值+其他附加費) 乘以稅率計算。賣方需明确目的國稅則號列(HS Code)和適用稅率。
若目的國提高關稅或加征反傾銷稅,額外費用由哪方承擔需在合同中明确約定,避免糾紛。
術語 | 英文 | 關稅承擔方 | 關鍵區别 |
---|---|---|---|
CIF | Cost, Insurance, Freight | 買方 | 買方負責進口關稅及清關 |
CIFD | CIF + Duty | 賣方 | 賣方擴展責任至關稅支付 |
DDP | Delivered Duty Paid | 賣方 | 賣方承擔全程運費、保險、關稅及送貨 |
注:CIFD與DDP的主要區别在于,DDP要求賣方負責将貨物運至買方指定地點(如倉庫),而CIFD僅覆蓋至目的港的運費及關稅,不包含目的國内陸運輸。
假設中國制造商向美國出口一批貨物:
買方在洛杉矶港提貨後,僅需支付可能的港口堆存費及國内物流費用。
官方對CIF等術語的風險劃分與責任界定标準。
關稅計征的全球統一商品分類标準。
中文場景下CIFD的應用規範及案例解讀。
查詢具體商品關稅稅率的官方平台。
(注:鍊接因平台限制未展示,來源名稱可供讀者檢索驗證。)
“到岸價格加關稅的價”是進口環節中用于計算增值稅的組成計稅價格,其含義和計算方式如下:
到岸價格(CIF)
指貨物運抵目的港前的總成本,包括貨價、國際運費 和運輸保險費()。公式為:
$$text{CIF} = text{FOB(離岸價)} + text{運費} + text{保險費}$$
例如:若FOB價為100萬元,運費10萬元,保險費5萬元,則CIF價為115萬元。
關稅
以到岸價格為計稅基礎,按關稅稅率計算()。公式為:
$$text{關稅} = text{CIF} times text{關稅稅率}$$
若關稅稅率為10%,則上述CIF價對應的關稅為11.5萬元。
到岸價格加關稅的價
即CIF價與關稅之和,是計算進口增值稅的組成計稅價格()。公式為:
$$text{組成計稅價格} = text{CIF} + text{關稅}$$
以上述案例計算,組成計稅價格為115萬元 + 11.5萬元 = 126.5萬元。
該價格主要用于進口增值稅的計算。增值稅計算公式為:
$$text{進口增值稅} = (text{CIF} + text{關稅}) times text{增值稅率}$$
假設增值稅率為13%,則上述案例中增值稅為126.5萬元 × 13% = 16.445萬元。
若進口商品涉及消費稅(如高檔化妝品),需先計算消費稅,再計算增值稅():
巴科斯—諾爾範式本期末支配盈餘博愛者不然則側内皮墊從容不迫的放線冠工具室用車床軌迹角國内公債甲基醋氨苯胂肌漿蛋白基型狂飲作樂苦荞麥裂鑽零位軸磷酸鍵能毛黴蛋白漂流氫氧化鋁乳膏生膜菌屬蛇葡萄屬視覺暫停實物地租司抒情詩同類的人同位素化學脫附托倫瓦耳特氏粘液囊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