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電】 unit magnetic flux
monad; unit
【計】 units
【化】 unit
【醫】 U.; unit
【經】 unit
【化】 magnetic flux
單位磁通量是電磁學中描述磁場分布密度的基礎物理量,其國際單位制(SI)定義為韋伯(Weber,符號:Wb)。從漢英詞典角度解析,“磁通量”對應英文術語為"magnetic flux",指垂直穿過某一表面積$S$的磁感應線總量,計算公式為: $$ Phi = B cdot A cdot costheta $$ 其中$B$表示磁感應強度(單位特斯拉T),$A$為有效截面積(單位平方米m²),$theta$為磁場方向與截面法線的夾角。單位磁通量1韋伯即1特斯拉·平方米(1 Wb = 1 T·m²),該定義源自國際計量局最新修訂的國際單位制文件。
在工程應用中,單位磁通量參數直接影響變壓器、電機等設備的電磁設計。根據IEEE标準C57.12.80-2022,電力變壓器鐵芯磁通密度通常控制在1.5-1.7特斯拉範圍,對應的單位磁通量計算需考慮矽鋼片的疊壓系數。國家标準GB/T 2900.5-2020《電磁學術語》明确指出,磁通量單位韋伯是以德國物理學家威廉·韋伯命名,其量綱可分解為伏特·秒(V·s),這一特性在電磁感應定律中具有重要應用價值。
參考來源:
磁通量是描述磁場穿過某一面積的物理量,其核心定義和單位如下:
定義與公式
磁通量(符號$Phi$)表示在均勻磁場中,磁感應強度$B$與垂直于磁場方向的面積$S$的乘積,即:
$$
Phi = B cdot S
$$
其中,$B$的單位為特斯拉(T),$S$的單位為平方米(m²)。
單位
磁通量的國際單位是韋伯(Wb),滿足關系式:
$$1 text{Wb} = 1 text{T} cdot text{m} = 1 text{V} cdot text{s}$$
這體現了電磁感應中磁通量與電壓、時間的關聯。
物理意義
磁通量可理解為穿過某面積的磁感線總數。磁場越強($B$越大)或有效面積越大($S$越大),磁通量越大。
相關概念擴展
總結來看,“單位磁通量”可指磁通量的單位韋伯,或磁通量密度($B$)。實際應用中需結合具體語境區分。
氨荒酸二乙氨酯變性矽樹脂操作數指定成本估算船尾水漕垂直複視導熱性澱粉凝固酶防腐膠合闆防拷貝磁盤法人組織風動馬達分數數學單位複數子互連星接法科臘迪氏手術寇熱六氰合鐵氰酸邏輯相連的地址空間目标圈偏側卧位鉛乳潛在的三苯基膦捎信碳氫分析計甜美飲料同期閃火通用連杆對準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