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英詞典

單克隆抗體英文解釋翻譯、單克隆抗體的近義詞、反義詞、例句

英語翻譯:

【化】 monoclonal antibody

分詞翻譯:

單克隆的英語翻譯:

【化】 monoclone

抗體的英語翻譯:

antibody
【化】 antibody
【醫】 ab.; antibody; antisubstance; antitrope; sensitizer

專業解析

單克隆抗體(monoclonal antibody,簡稱mAb)是由單一B淋巴細胞克隆産生的特異性抗體,其分子結構高度均一,僅針對特定抗原表位發揮靶向作用。該概念由免疫學家Georges Köhler和César Milstein于1975年通過雜交瘤技術首次實現。

核心特征

  1. 特異性識别:通過抗原結合位點(Fab段)精确識别病原體、腫瘤細胞等靶點,例如PD-1單抗可阻斷免疫檢查點(中國藥典, 2020版)。
  2. 規模化生産:利用重組DNA技術或細胞培養體系實現标準化制備,美國FDA批準的首個治療性單克隆抗體藥物為1986年的muromonab-CD3。
  3. 臨床應用:涵蓋癌症靶向治療(如曲妥珠單抗)、自身免疫疾病(如阿達木單抗)及傳染病中和抗體(如COVID-19單抗療法),世界衛生組織将其列為基本藥物清單核心成分。

技術演進

第四代雙特異性抗體(bsAb)已實現多靶點協同作用,相關機制發表于《自然·生物技術》期刊(Nature Biotechnology, 2023年)。單克隆抗體在精準醫療中的發展印證了“結構決定功能”的分子生物學原理,其作用遵循鎖鑰模型:

$$

K_d = frac{[Ab][Ag]}{[Ab-Ag]}

$$

其中$K_d$表示抗體-抗原解離常數,數值越小代表親和力越強。

網絡擴展解釋

單克隆抗體(Monoclonal Antibody,簡稱mAb)是一種由單一B淋巴細胞克隆産生的高度均一、僅針對某一特定抗原表位的抗體。其核心特點和作用如下:

一、定義與制備

  1. 定義
    單克隆抗體通過雜交瘤技術制備,将分泌特定抗體的B細胞與骨髓瘤細胞融合,形成既能無限增殖又能持續分泌單一抗體的雜交瘤細胞。這種抗體僅識别抗原上的單一表位,具有高度特異性。

  2. 制備技術
    由Köhler和Milstein于1975年發明,因此獲得1984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


二、核心特點

  1. 高度均一性
    由單一克隆細胞群産生,批次間一緻性好,雜質少。
  2. 強特異性
    僅結合特定抗原表位,減少非靶向作用。
  3. 高效價
    單位體積内有效成分濃度高,適合精準治療。

三、作用機制

  1. 靶向抑制
    直接結合靶分子(如HER2受體),阻斷信號傳導,抑制腫瘤細胞增殖。
  2. 免疫調控
    通過抗體依賴性細胞介導的細胞毒性(ADCC),招募自然殺傷細胞(NK細胞)殺傷靶細胞。
  3. 信號通路阻斷
    幹擾癌細胞生長相關通路(如VEGF通路)。

四、應用領域

  1. 腫瘤治療
    • 利妥昔單抗(靶向CD20,治療B細胞淋巴瘤)
    • 曲妥珠單抗(靶向HER2,治療乳腺癌)。
  2. 自身免疫病
    如類風濕關節炎、紅斑狼瘡,通過中和炎症因子(如TNF-α)。
  3. 感染性疾病
    用于中和病毒(如新冠中和抗體)或細菌毒素。
  4. 診斷工具
    作為高特異性探針,用于病理檢測或影像定位。

五、發展曆程

從鼠源性到全人源化抗體(四個階段),逐步降低免疫排斥風險。目前單克隆抗體已成為生物制藥領域的基石,推動了個體化醫療的進步。

如需更完整信息,可參考來源網頁:1、2、3、6、10。

分類

ABCDEFGHIJKLMNOPQRSTUVWXYZ

别人正在浏覽...

埃克氏瘘白檸檬素巴馬亭保留存貨标籤變調比爾氏局部麻醉布許氏法傳播協議儲量與收益預測丁铎爾現象二苯乙醇酸莨菪酯反饋因數甘草味膠哈-克二氏綜合征行迹可疑的人化學穩定性假縫檢查與修正間位定位基近中向中性?可換成現款的蘭伯特瀝濾出硫酸氧鉻木蛋白石歐洲國際法輕柴油乳突穿刺術脫基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