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電】 ground ***lectric constant
earth; mother earth
【電】 ***lectric coefficient; ***lectric constant
大地介質常數(Ground Dielectric Constant)是電磁學和地球物理學中的核心參數,指地球表層物質(如土壤、岩石等)在電磁場作用下表現出的介電特性,其本質是介質極化能力的量化指标。該參數由介電常數(ε)、電導率(σ)和磁導率(μ)共同構成,綜合反映電磁波在地層中的傳播速度、衰減特性及反射行為。
介電常數(ε)
表征介質儲存電能的能力,單位為法拉/米(F/m)。幹燥土壤的介電常數約為3-5,水的介電常數高達80,因此土壤含水量顯著影響該值。其複數形式為: $$ varepsilon = varepsilon' - jvarepsilon'' $$ 其中實部(ε')代表儲能能力,虛部(ε'')關聯介質損耗。
電導率(σ)
描述介質導電性能,單位為西門子/米(S/m)。岩石電導率通常為10⁻⁴–10⁻² S/m,黏土因離子遷移率較高可達0.1–1 S/m。高頻電磁場中,電導率與介電損耗共同決定能量衰減。
磁導率(μ)
多數地層物質的磁導率接近真空磁導率(μ₀=4π×10⁻⁷ H/m),僅含鐵礦物時可能略高。
探地雷達(GPR)
利用電磁波反射時間差反演介電常數,公式為: $$ v = frac{c}{sqrt{varepsilon_r}} $$ 其中c為光速,ε_r為相對介電常數。廣泛應用于考古、管線探測(分辨率達厘米級)。
頻域/時域電磁法(FDEM/TDEM)
通過感應磁場測量地層電導率分布,用于礦産勘探和地下水調查(探測深度可達百米)。
微波遙感
衛星雷達通過地表介電特性差異識别土壤濕度(如NASA SMAP任務),精度達0.04 m³/m³。
介質類型 | 相對介電常數(ε_r) | 電導率(σ, S/m) |
---|---|---|
幹燥沙土 | 3–5 | 0.001–0.01 |
濕黏土 | 15–40 | 0.1–1 |
花崗岩 | 4–6 | 10⁻⁶–10⁻⁴ |
淡水(20°C) | 80 | 0.001–0.005 |
權威參考文獻:
大地介質常數(Ground Dielectric Constant)是描述大地(如土壤、岩石等地球介質)在電場中極化特性的物理量,屬于介電常數(Dielectric Constant)的一種具體應用場景。以下是詳細解釋:
基本定義
介電常數(ε)是衡量材料在電場中存儲電能能力的參數,單位為法/米(F/m)。大地介質常數特指地球介質的介電常數,反映其對電磁波的響應特性,例如電磁波在地表或地下傳播時的衰減和相位變化。
物理意義
應用領域
大地介質常數在地球物理勘探、雷達探測(如地質雷達GPR)、無線通信(地表波傳播)及地震研究中具有重要作用,幫助分析地下結構或電磁波傳播特性。
相關術語
英文對應為"ground dielectric constant",在電學領域也稱作"dielectric coefficient"。
如需更專業的測量方法或具體數值範圍,可參考地球物理學或電磁學領域的文獻資料。
鞍标定酸溶液的基準物彼德羅夫氏雞蛋斜面産氣莢膜杆菌出芽酵母符合計數高光面漆澤工廠維護費矽酸鐵錳礦焊根裂紋毫當量化學生态學胡思亂想地吉密春迳類的自動氧化徑向場金屬氫急性疱疹性口炎基子句累加利息煉焦副産品馬尾藻屬明确網絡迷走副神經全磁性控制器删掉設計的酸性水溶青體積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