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电】 ground ***lectric constant
earth; mother earth
【电】 ***lectric coefficient; ***lectric constant
大地介质常数(Ground Dielectric Constant)是电磁学和地球物理学中的核心参数,指地球表层物质(如土壤、岩石等)在电磁场作用下表现出的介电特性,其本质是介质极化能力的量化指标。该参数由介电常数(ε)、电导率(σ)和磁导率(μ)共同构成,综合反映电磁波在地层中的传播速度、衰减特性及反射行为。
介电常数(ε)
表征介质储存电能的能力,单位为法拉/米(F/m)。干燥土壤的介电常数约为3-5,水的介电常数高达80,因此土壤含水量显著影响该值。其复数形式为: $$ varepsilon = varepsilon' - jvarepsilon'' $$ 其中实部(ε')代表储能能力,虚部(ε'')关联介质损耗。
电导率(σ)
描述介质导电性能,单位为西门子/米(S/m)。岩石电导率通常为10⁻⁴–10⁻² S/m,黏土因离子迁移率较高可达0.1–1 S/m。高频电磁场中,电导率与介电损耗共同决定能量衰减。
磁导率(μ)
多数地层物质的磁导率接近真空磁导率(μ₀=4π×10⁻⁷ H/m),仅含铁矿物时可能略高。
探地雷达(GPR)
利用电磁波反射时间差反演介电常数,公式为: $$ v = frac{c}{sqrt{varepsilon_r}} $$ 其中c为光速,ε_r为相对介电常数。广泛应用于考古、管线探测(分辨率达厘米级)。
频域/时域电磁法(FDEM/TDEM)
通过感应磁场测量地层电导率分布,用于矿产勘探和地下水调查(探测深度可达百米)。
微波遥感
卫星雷达通过地表介电特性差异识别土壤湿度(如NASA SMAP任务),精度达0.04 m³/m³。
介质类型 | 相对介电常数(ε_r) | 电导率(σ, S/m) |
---|---|---|
干燥沙土 | 3–5 | 0.001–0.01 |
湿黏土 | 15–40 | 0.1–1 |
花岗岩 | 4–6 | 10⁻⁶–10⁻⁴ |
淡水(20°C) | 80 | 0.001–0.005 |
权威参考文献:
大地介质常数(Ground Dielectric Constant)是描述大地(如土壤、岩石等地球介质)在电场中极化特性的物理量,属于介电常数(Dielectric Constant)的一种具体应用场景。以下是详细解释:
基本定义
介电常数(ε)是衡量材料在电场中存储电能能力的参数,单位为法/米(F/m)。大地介质常数特指地球介质的介电常数,反映其对电磁波的响应特性,例如电磁波在地表或地下传播时的衰减和相位变化。
物理意义
应用领域
大地介质常数在地球物理勘探、雷达探测(如地质雷达GPR)、无线通信(地表波传播)及地震研究中具有重要作用,帮助分析地下结构或电磁波传播特性。
相关术语
英文对应为"ground dielectric constant",在电学领域也称作"dielectric coefficient"。
如需更专业的测量方法或具体数值范围,可参考地球物理学或电磁学领域的文献资料。
氨基半乳糖苷测压效率肠麻痹查找结果寄存器船边点数垂直方向往复运动单一的电码堆恩贝灵假若加性文件属性经公证的契约机器人莰佛烯酸可选断设备酷雷达分布交换盘莫尔加尼氏软骨偏钒酸钠热流量塞蒙氏征扫描算法侍候施提尔林氏征事务处理执行四季开花的透紫外玻璃臀上皮神经网络连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