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英詞典

大腦皮層運動區英文解釋翻譯、大腦皮層運動區的近義詞、反義詞、例句

英語翻譯:

【醫】 zona rolandica

分詞翻譯:

大腦皮層的英語翻譯:

pallium

運動區的英語翻譯:

【醫】 excitable area; motor area; motor region; motor zone; rolandic region

專業解析

大腦皮層運動區(Motor Cortex of the Cerebral Cortex),是大腦皮層中負責計劃、控制和執行自主運動的關鍵區域。它主要位于額葉的中央前回(Precentral gyrus)及鄰近區域,是大腦運動控制系統的最高級中樞。

  1. 解剖定位與結構

    • 位置: 位于大腦額葉的後部,緊鄰中央溝(Central sulcus)前方,即布羅德曼4區(Brodmann area 4),也稱為初級運動皮層(Primary Motor Cortex, M1)。
    • 體感定位(Somatotopic Organization): 該區域對身體各部位運動的控制呈現出“倒置的小矮人”(Motor homunculus)分布。即下肢的運動控制位于皮層頂部(靠近大腦縱裂),上肢在中間,頭面部(尤其是舌和喉)在底部。控制精細運動(如手指、面部)的區域所占比例遠大于控制大肌群(如軀幹)的區域。
    • 細胞結構: 主要包含大型錐體細胞(如Betz細胞),其軸突下行參與組成皮質脊髓束(Corticospinal tract)和皮質核束(Corticonuclear tract),直接或間接控制脊髓和腦幹的運動神經元。
  2. 核心功能

    • 運動指令輸出: 初級運動皮層(M1)是執行自主運動指令的主要輸出區。它發出具體的運動指令,控制肌肉收縮的力度、方向和時序,産生精細、協調的動作。
    • 運動計劃與準備: 位于M1前方的區域,包括前運動皮層(Premotor Cortex, PM)和輔助運動區(Supplementary Motor Area, SMA)(布羅德曼6區),在運動準備和計劃中起關鍵作用。它們負責根據感覺信息、行為目标和環境線索來組織複雜的運動序列,尤其在需要協調多個身體部位或學習新技能時更為重要。
    • 運動學習: 運動皮層,特别是M1,在運動技能的學習和鞏固過程中扮演核心角色。通過反複練習,皮層内神經元間的連接會發生可塑性變化,使動作變得更精确和自動化。
  3. 神經通路

    • 運動皮層發出的纖維主要通過皮質脊髓束下行至脊髓,控制軀幹和四肢的運動。
    • 控制頭面部肌肉的纖維則主要通過皮質核束下行至腦幹,支配腦神經運動核。
    • 這些通路構成了大腦控制身體運動的直接“快速通道”。
  4. 臨床意義

    • 大腦皮層運動區的損傷(如中風、外傷、腫瘤)會導緻對側身體的運動障礙,具體表現取決于損傷部位和範圍:
      • 初級運動皮層(M1)損傷: 常導緻對側肢體癱瘓(Paralysis)或輕癱(Paresis),精細運動能力喪失。
      • 前運動皮層/輔助運動區損傷: 可能導緻運動協調障礙、運動啟動困難、運動序列組織困難等,但肌肉力量可能相對保留。
    • 理解運動皮層的功能定位對于神經外科手術規劃(如避免損傷關鍵功能區)和神經康複(如針對性的運動功能訓練)至關重要。

漢英對照關鍵術語:

引用參考來源:

  1. Kandel, E. R., Schwartz, J. H., Jessell, T. M., Siegelbaum, S. A., & Hudspeth, A. J. (Eds.). (2013). Principles of Neural Science (5th ed.). McGraw-Hill. (權威神經科學教科書,詳細闡述運動皮層結構與功能)
  2. Purves, D., Augustine, G. J., Fitzpatrick, D., et al. (Eds.). (2018). Neuroscience (6th ed.). Sinauer Associates. (綜合神經科學教材,涵蓋運動控制章節)
  3. Nolte, J. (2009). The Human Brain: An Introduction to its Functional Anatomy (6th ed.). Mosby/Elsevier. (經典神經解剖學教材,詳細描述運動皮層定位)
  4. Lemon, R. N. (2008). Descending pathways in motor control. Annual Review of Neuroscience, 31, 195-218. (高水平綜述,讨論運動皮層下行通路的作用)
  5. Graziano, M. S. A. (2006). The organization of behavioral repertoire in motor cortex. Annual Review of Neuroscience, 29, 105-134. (綜述,探讨運動皮層如何組織複雜行為)

網絡擴展解釋

大腦皮層運動區是指大腦皮層中負責調控軀體運動的核心區域,主要功能包括發起、協調和控制身體各部位的運動。以下是綜合多來源信息的詳細解釋:

一、位置與結構

大腦皮層運動區主要位于額葉的中央前回(Brodmann 4區)及旁中央小葉前部,并延伸至6區、8區等區域。根據解剖研究,其背側區域主導粗大運動,腹側區域則負責精細動作。

二、功能特點

  1. 交叉性調節
    對側軀體運動由對側運動區控制,但頭面部肌肉(如舌、喉)為雙側支配,确保語言和表情的協調性。
  2. 功能定位倒置
    身體各部位在運動區的投射呈倒置分布(下肢位于頂部,頭面部位于底部),但頭面内部代表區保持正立。
  3. 代表區大小與運動複雜度相關
    例如,手部、五指等精細動作區域占比遠大于下肢區域。

三、分區與協作

四、調節機制

運動指令通過錐體系(皮質脊髓束、皮質腦幹束)傳遞至脊髓前角運動神經元,控制精細技巧動作;錐體外系則參與姿勢維持和運動協調。

五、臨床意義

損傷可能導緻對側肢體癱瘓(如腦卒中)或失用症(無法執行複雜動作),而額葉運動區病變還可能影響語言功能(如運動性失語)。

總結來看,大腦皮層運動區通過分層調控和神經通路整合,實現從簡單肌肉收縮到複雜動作的精準執行。

分類

ABCDEFGHIJKLMNOPQRSTUVWXYZ

别人正在浏覽...

包運合同并胚不變堆步子串隙磁帶駐留代森铵丁基巴比妥動作徐緩杜邦326肺動脈幹複原醣基本程式設計後援系統結果寄存器寇因氏螺菌蘭吉氏試驗買進和賣出的選擇權能道化逆對數偏極化分集強迫動作期待療法群控站溶性碘酚酞神經元間的審判的舔膏劑桶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