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英詞典

奧斯勒氏征英文解釋翻譯、奧斯勒氏征的近義詞、反義詞、例句

英語翻譯:

【醫】 Osier's sign; Osler's sign

分詞翻譯:

奧的英語翻譯:

abstruse; profound

斯的英語翻譯:

this
【化】 geepound

勒的英語翻譯:

rein in; tie sth. tight
【醫】 lux; meter candle

氏的英語翻譯:

family name; surname

征的英語翻譯:

ask for; go on a campaign; go on a journey; levy; sign
【醫】 sign; signe; signum

專業解析

奧斯勒氏征(Osler's sign)是臨床醫學中用于診斷感染性心内膜炎的重要體征之一,表現為手掌或足底出現的紅色或紫色痛性小結節,直徑約1-15毫米。該體征由加拿大醫學家威廉·奧斯勒(William Osler)于19世紀末首次描述,因此被命名為“奧斯勒氏結節”(Osler's nodes)。

從病理機制角度,奧斯勒氏征的形成與免疫複合物沉積及微栓塞有關。當病原體(如鍊球菌或葡萄球菌)侵入心内膜并形成贅生物時,細菌或壞死組織碎片可能隨血流播散至末梢毛細血管,引發局部炎症反應和血管炎,最終導緻皮膚損傷。研究表明,約10-25%的感染性心内膜炎患者會出現此體征。

在鑒别診斷中需注意與類風濕結節、紅斑狼瘡皮膚表現等疾病區分。約翰霍普金斯大學醫學院的指南強調,奧斯勒氏征的出現應結合發熱、心髒雜音、血培養陽性等指标進行綜合判斷。現代臨床實踐中,該體征仍是快速識别感染性心内膜炎的重要床邊診斷依據之一。

來源:

  1. 梅奧診所《感染性心内膜炎症狀》
  2. 默克診療手冊《心血管系統疾病》
  3. 《新英格蘭醫學雜志》心内膜炎診斷标準
  4. 約翰霍普金斯醫學《心血管體征解析》

網絡擴展解釋

關于“奧斯勒氏征”的詳細解釋,目前可查到的信息較為有限且存在術語差異,需注意以下兩點:

  1. 術語來源問題
    “奧斯勒氏三征”對應的英文為“Osler's thiads”,但該拼寫疑似有誤。醫學領域更常見的相關術語是:

    • 奧斯勒結節(Osler's nodes):感染性心内膜炎患者手指/腳趾末端出現的痛性紅色小結節。
    • 奧斯勒三聯征(Osler's triad):可能指遺傳性出血性毛細血管擴張症(HHT)的典型三聯征(鼻出血、毛細血管擴張、家族史),但該病更常被稱為“奧斯勒-魏克三氏病”。
  2. 需進一步驗證
    由于當前搜索結果權威性較低且信息不完整,建議結合以下背景補充:

    • 威廉·奧斯勒(William Osler)是20世紀著名醫學家,其命名的體征多與感染性疾病或血管異常相關。
    • 若涉及“三征”,需結合具體臨床表現(如發熱、心髒雜音、栓塞表現等)判斷具體指向。

建議:該術語可能存在翻譯或曆史用法差異,如需準确醫學診斷參考,請查閱《西氏内科學》等權威教材或咨詢專科醫生。

分類

ABCDEFGHIJKLMNOPQRSTUVWXYZ

别人正在浏覽...

埃爾米特法編者按丙烷蒸發器差示離心法令大全飛點掃描器高嶺土化作用哈默施拉格氏試驗褐鱗鹼黃油面包狀心包慧發睫狀神經節叢極化葉片儀器近海鑽井進行率近似現金的資産奎雌醇兩分領事裁決鎂電池内殿法律學院旁通閥佩肯氏肉湯區域地址熱氣流療法深色按蚊收割機飕飕聲通用諧振曲線同源二倍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