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氏體鋼英文解釋翻譯、奧氏體鋼的近義詞、反義詞、例句
英語翻譯:
【化】 austenic steel
分詞翻譯:
奧的英語翻譯:
abstruse; profound
氏的英語翻譯:
family name; surname
體的英語翻譯:
body; style; substance; system
【計】 body
【醫】 body; corpora; corps; corpus; leukocytic crystals; scapus; shaft; soma
Somato-
鋼的英語翻譯:
steel
【化】 steel
【醫】 steel
專業解析
奧氏體鋼(Austenitic Steel)是一種重要的金屬材料,在工程和工業領域應用廣泛。以下從漢英詞典角度對其詳細解釋:
1.基本定義
奧氏體鋼(Ào shì tǐ gāng)指在常溫下保持奧氏體組織的鐵基合金鋼。其英文對應術語為Austenitic Steel,核心特征是由面心立方(FCC)結構的γ-鐵固溶體構成,通常通過添加鎳、錳等元素穩定奧氏體相。
2.核心特性
- 無磁性:因奧氏體組織無鐵磁性,區别于鐵素體/馬氏體鋼。
- 高耐蝕性:鉻含量通常≥16%,形成鈍化膜抵抗腐蝕(如304不鏽鋼含18%鉻、8%鎳)。
- 低溫韌性優異:適用于液氮(-196°C)等極端低溫環境。
- 加工硬化性強:冷變形後可顯著提升強度,但切削加工性較差。
3.典型應用領域
- 化工設備:反應釜、管道系統(耐酸堿腐蝕)。
- 醫療器械:手術器械、植入物(生物相容性要求)。
- 食品工業:加工設備、儲罐(符合衛生标準)。
- 核能領域:反應堆内構件(抗輻射性能)。
4.英文術語擴展
- Austenite(奧氏體):高溫下存在的γ-Fe相,命名源自英國冶金學家Roberts-Austen。
- AISI 300系列:主流奧氏體不鏽鋼牌號(如304、316),國際通用分類标準。
5.權威參考來源
- 《ASM Handbook, Volume 1: Properties and Selection》:詳述奧氏體鋼的金相學與力學性能(ASM International出版)。
- 《Stainless Steels for Design Engineers》(國際鉻發展協會):解析成分設計與工程應用。
- 中國國家标準 GB/T 20878-2007:不鏽鋼牌號及化學成分規範。
(注:因未搜索到可驗證的實時網頁鍊接,此處提供文獻來源替代。實際引用時建議優先選用學術數據庫如ScienceDirect或行業标準官網鍊接以增強權威性。)
網絡擴展解釋
奧氏體鋼是一種在常溫下以奧氏體組織為主的鋼材,具有獨特的物理和化學性質。以下是綜合多個權威來源的詳細解釋:
1.定義與命名
奧氏體鋼的核心特征是常溫下保持奧氏體這一面心立方晶體結構。奧氏體最初是高溫下(如碳鋼需加熱到727℃以上)形成的組織,但通過添加特定合金元素(如鎳、錳等),可使奧氏體在室溫下穩定存在。
2.成分與形成
- 主要合金元素:鎳(Ni)、錳(Mn)、鉻(Cr)、碳(C)、氮(N)等。例如,18%Cr和8%Ni的配比是典型奧氏體不鏽鋼的成分。
- 作用機制:鎳和錳可擴大奧氏體相區,使鋼在室溫下仍保持奧氏體單相結構;鉻則提升耐腐蝕性。
3.性能特點
- 物理性能:
- 無磁性(順磁性),適合制作無磁部件;
- 線膨脹系數高,常用于熱膨脹靈敏的儀表元件;
- 導熱性差,加工時需控制加熱速度以避免熱應力。
- 力學性能:
- 高塑性和韌性,但屈服強度較低,易于冷加工成型;
- 耐腐蝕性優異,尤其在含氯離子環境中表現突出。
- 耐熱性:高溫下仍能保持穩定,適用于鍋爐、熱交換器等。
4.典型應用
- 工業領域:化工設備、醫療器械、食品加工設備(如304、316不鏽鋼);
- 功能部件:無磁軸承、儀表元件、抗沖擊結構件;
- 加工優勢:通過冷加工可提升強度,常用于複雜形狀零件的制造。
5.與馬氏體鋼的對比
特性 |
奧氏體鋼 |
馬氏體鋼 |
磁性 |
無磁性 |
有磁性 |
耐腐蝕性 |
更優(尤其含Cr、Ni時) |
較差 |
強度 |
較低,依賴冷加工強化 |
高,但韌性較低 |
加工性 |
易冷成型 |
需熱處理改善加工性能 |
如需更完整信息,可參考(搜狗百科)或(成分解析)等來源。
分類
ABCDEFGHIJKLMNOPQRSTUVWXYZ
别人正在浏覽...
保壓部件苯丁唑啉本體染色部分匹配模式搭飛機單胞菌屬點封包多極管獨星蜱傳熱非粘性流氟化錳皓首經常亢克萊森瓶可中斷指令螺條運輸機歐洲交換網絡平手破壞腦的前情臍側韌帶球狍子菌屬煞車上半月葉柿苓受傷數據刻度示例送金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