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excessive; haughty; high
"亢"作為漢語多義字,在漢英詞典中主要包含以下四個核心義項:
一、空間概念(《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 本義指"高",對應英文"high; lofty",如《說文解字》"亢,人頸也"引申出的空間高度概念。在天文學中特指"亢宿",屬于二十八宿中的東方蒼龍七宿,英文作Kang constellation。
二、程度概念(《牛津漢英詞典》第三版) 作形容詞表示"過度",對應"excessive; extreme",常見于中醫術語如"肝陽上亢"(hyperactivity of liver-yang)。該釋義可追溯至《廣雅·釋诂》"亢,極也"的訓诂學依據。
三、物理狀态(《漢語大字典》第二版) 引申義涵蓋"強健"與"幹旱"雙重含義,分别對應英文"strong; vigorous"和"arid; droughty"。《漢書·五行志》"夏大旱,陽氣亢"即包含這兩種語義特征。
四、姓氏文化(《中華姓氏源流大辭典》) 作為罕見姓氏,源出春秋衛國大夫三伉之後,現存于《百家姓》收錄體系。戰國道家典籍《亢倉子》作者即此姓氏代表,英文姓氏規範化為Kang。
“亢”是一個多音多義的漢字,其含義根據讀音不同有所差異。以下是綜合多個權威來源的詳細解釋:
讀作kàng(最常見讀音):
讀作gāng:
讀作háng:
成語“亢龍有悔”:
古文例證:
讀音 | 主要含義 | 典型詞語 |
---|---|---|
kàng | 高傲、極度、星宿、姓氏 | 亢奮、亢旱、亢宿、姓亢 |
gāng | 頸項、咽喉、要害 | 扼亢拊背(控制要害) |
háng | 通“吭”“頏” | 較少單獨使用 |
提示:如需更全面的古籍用例或星宿關聯,可參考《漢典》《說文解字》等來源。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