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英詞典

二難推理英文解釋翻譯、二難推理的近義詞、反義詞、例句

英語翻譯:

【計】 dilemma reasoning

分詞翻譯:

二的英語翻譯:

twin; two
【計】 binary-coded decimal; binary-coded decimal character code
binary-to-decimal conversion; binary-to-hexadecimal conversion
【醫】 bi-; bis-; di-; duo-

難的英語翻譯:

adversity; bad; blame; difficult; disaster; hard; hardly possible

推理的英語翻譯:

inference; logic; ratiocination; reasoning
【化】 reasoning

專業解析

二難推理 (Èr nán tuīlǐ),在邏輯學中對應的英文術語是Dilemma。它是一種特殊的選言推理形式,其核心特征在于提出兩個看似都成立但會導緻不利或矛盾結論的選項,使人陷入進退兩難的境地。

  1. 基本定義與結構:

    • 中文定義: 二難推理是由兩個假言判斷(如果...那麼...)和一個具有兩個選言支的選言判斷(要麼...要麼...)作為前提構成的推理。其結論可以是直言判斷(簡單結論),也可以是選言判斷(複雜結論)。它迫使人在兩個看似都可能但都不利的選擇中做出決定,故名“二難”。
    • 英文定義 (Dilemma): A dilemma is an argument that presents an opponent with a choice between two (or more) alternatives, both of which are unfavorable or lead to unacceptable consequences. It typically combines hypothetical propositions (if-then statements) with a disjunctive proposition (either-or statement).
  2. 核心特征:

    • 兩難境地: 核心在于制造一種困境,無論選擇哪一個選項,結果都是不利的、難以接受的或矛盾的。
    • 前提構成: 必須包含:
      • 兩個(或多個)假言前提 (Hypothetical Premises / Conditional Statements):形式為“如果 P,那麼 Q” 和 “如果 R,那麼 S”。
      • 一個選言前提 (Disjunctive Premise):形式為“要麼 P,要麼 R”(P 和 R 是假言前提的前件)。
    • 結論: 基于選言前提的選擇,結合假言前提,必然推出“要麼 Q,要麼 S”的結論(複雜構成式),或者推出一個共同的不利結論(簡單構成式)。
  3. 常見形式 (以簡單構成式為例):

    • 前提 1 (假言): 如果 P,那麼 Q。 (If P, then Q.)
    • 前提 2 (假言): 如果 R,那麼 Q。 (If R, then Q.)
    • 前提 3 (選言): 要麼 P,要麼 R。 (Either P or R.)
    • 結論: 所以,Q。 (Therefore, Q.)
    • 邏輯結構:
      P → Q
      R → Q
      P ∨ R
      ∴ Q

      在這個形式中,無論選擇 P 還是 R,最終都不可避免地導緻 Q 這個(通常是不利的)結果。

  4. 别稱與實例:

    • 别稱: 二難推理也被稱為兩難推理或進退維谷推理。
    • 經典例子 (蘇格拉底困境):
      • 前提 1: 如果我蘇格拉底逃跑(P),那麼我違背法律(Q)。
      • 前提 2: 如果我不逃跑(R),那麼我被處死(Q)。
      • 前提 3: 我要麼逃跑(P),要麼不逃跑(R)。
      • 結論: 所以,我或者違背法律(Q),或者被處死(Q)。 (無論哪種選擇,結果 Q 都是不利的)。

權威參考來源:

  1. 《牛津哲學詞典 (Oxford Dictionary of Philosophy)》 - "Dilemma" 條目 (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 2000年翻譯版 /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 《劍橋哲學詞典 (The Cambridge Dictionary of Philosophy)》 - "Dilemma" 條目 (Robert Audi 主編,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3. 斯坦福哲學百科全書 (Stanford Encyclopedia of Philosophy) - 邏輯學相關條目 (線上資源,由斯坦福大學維護)。

網絡擴展解釋

二難推理(又稱“兩難推理”)是邏輯學中的一種推理形式,其核心特點是通過構造兩個相互排斥的選項,迫使對方陷入無論選擇哪一種都會産生矛盾或不利結論的困境。以下是詳細解釋:


一、基本定義

二難推理屬于假言選言推理,通常由兩個假言判斷(如果A則B,如果C則D)和一個選言判斷(A或C)組成,最終推導出兩種可能的結果(B或D)。這種推理常被用于辯論或哲學讨論中,通過限制對方的選擇範圍來證明某種觀點。


二、兩種典型形式

  1. 構成式

    • 結構:
      • 如果A,則B;
      • 如果C,則B;
      • A或C;
      • 因此,B必然成立。
    • 例子:
      “如果你說實話,别人會恨你;如果你說謊話,别人也會恨你。你隻能說實話或謊話,所以無論怎樣都會被恨。”
  2. 破壞式

    • 結構:
      • 如果A,則B;
      • 如果A,則C;
      • 非B或非C;
      • 因此,非A。
    • 例子:
      “如果他是兇手,則案發時他在現場;如果他是兇手,則他有作案動機。但案發時他不在現場或沒有動機,所以他不是兇手。”

三、經典案例


四、破解方法

  1. 指出選項不窮盡:證明選言判斷遺漏了其他可能性(如“除了A和C,還存在第三種選擇”)。
  2. 否定假言前提:質疑“如果A則B”的邏輯關系是否必然成立(如“說謊話不一定會被恨”)。
  3. 構造反向二難:用同樣的邏輯結構推出相反結論,例如學生反駁普羅泰戈拉的策略。

五、應用與意義

二難推理在哲學、法律和日常辯論中廣泛使用,能有效揭示邏輯矛盾,但也可能因預設片面前提而成為詭辯工具。理解其結構有助于提升批判性思維能力,避免陷入思維陷阱。

分類

ABCDEFGHIJKLMNOPQRSTUVWXYZ

别人正在浏覽...

不可壓縮的持别的次級組織導體磁心到家到期股金和股息頂蓋延髓束放射性核素動力學繁重的非鐵金屬氟矽酸鎂感應機公然侵犯骨化合并遍環形文件結構卡米羅芬蠟探條淚骨勒讓德函數氯代酸面糊拟定合同平等表決權取代酚乳重計上次保存日期和标題剩餘遺産推廣費用旺根斯滕氏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