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英词典

二难推理英文解释翻译、二难推理的近义词、反义词、例句

英语翻译:

【计】 dilemma reasoning

分词翻译:

二的英语翻译:

twin; two
【计】 binary-coded decimal; binary-coded decimal character code
binary-to-decimal conversion; binary-to-hexadecimal conversion
【医】 bi-; bis-; di-; duo-

难的英语翻译:

adversity; bad; blame; difficult; disaster; hard; hardly possible

推理的英语翻译:

inference; logic; ratiocination; reasoning
【化】 reasoning

专业解析

二难推理 (Èr nán tuīlǐ),在逻辑学中对应的英文术语是Dilemma。它是一种特殊的选言推理形式,其核心特征在于提出两个看似都成立但会导致不利或矛盾结论的选项,使人陷入进退两难的境地。

  1. 基本定义与结构:

    • 中文定义: 二难推理是由两个假言判断(如果...那么...)和一个具有两个选言支的选言判断(要么...要么...)作为前提构成的推理。其结论可以是直言判断(简单结论),也可以是选言判断(复杂结论)。它迫使人在两个看似都可能但都不利的选择中做出决定,故名“二难”。
    • 英文定义 (Dilemma): A dilemma is an argument that presents an opponent with a choice between two (or more) alternatives, both of which are unfavorable or lead to unacceptable consequences. It typically combines hypothetical propositions (if-then statements) with a disjunctive proposition (either-or statement).
  2. 核心特征:

    • 两难境地: 核心在于制造一种困境,无论选择哪一个选项,结果都是不利的、难以接受的或矛盾的。
    • 前提构成: 必须包含:
      • 两个(或多个)假言前提 (Hypothetical Premises / Conditional Statements):形式为“如果 P,那么 Q” 和 “如果 R,那么 S”。
      • 一个选言前提 (Disjunctive Premise):形式为“要么 P,要么 R”(P 和 R 是假言前提的前件)。
    • 结论: 基于选言前提的选择,结合假言前提,必然推出“要么 Q,要么 S”的结论(复杂构成式),或者推出一个共同的不利结论(简单构成式)。
  3. 常见形式 (以简单构成式为例):

    • 前提 1 (假言): 如果 P,那么 Q。 (If P, then Q.)
    • 前提 2 (假言): 如果 R,那么 Q。 (If R, then Q.)
    • 前提 3 (选言): 要么 P,要么 R。 (Either P or R.)
    • 结论: 所以,Q。 (Therefore, Q.)
    • 逻辑结构:
      P → Q
      R → Q
      P ∨ R
      ∴ Q

      在这个形式中,无论选择 P 还是 R,最终都不可避免地导致 Q 这个(通常是不利的)结果。

  4. 别称与实例:

    • 别称: 二难推理也被称为两难推理或进退维谷推理。
    • 经典例子 (苏格拉底困境):
      • 前提 1: 如果我苏格拉底逃跑(P),那么我违背法律(Q)。
      • 前提 2: 如果我不逃跑(R),那么我被处死(Q)。
      • 前提 3: 我要么逃跑(P),要么不逃跑(R)。
      • 结论: 所以,我或者违背法律(Q),或者被处死(Q)。 (无论哪种选择,结果 Q 都是不利的)。

权威参考来源:

  1. 《牛津哲学词典 (Oxford Dictionary of Philosophy)》 - "Dilemma" 条目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0年翻译版 /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 《剑桥哲学词典 (The Cambridge Dictionary of Philosophy)》 - "Dilemma" 条目 (Robert Audi 主编,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3. 斯坦福哲学百科全书 (Stanford Encyclopedia of Philosophy) - 逻辑学相关条目 (在线资源,由斯坦福大学维护)。

网络扩展解释

二难推理(又称“两难推理”)是逻辑学中的一种推理形式,其核心特点是通过构造两个相互排斥的选项,迫使对方陷入无论选择哪一种都会产生矛盾或不利结论的困境。以下是详细解释:


一、基本定义

二难推理属于假言选言推理,通常由两个假言判断(如果A则B,如果C则D)和一个选言判断(A或C)组成,最终推导出两种可能的结果(B或D)。这种推理常被用于辩论或哲学讨论中,通过限制对方的选择范围来证明某种观点。


二、两种典型形式

  1. 构成式

    • 结构:
      • 如果A,则B;
      • 如果C,则B;
      • A或C;
      • 因此,B必然成立。
    • 例子:
      “如果你说实话,别人会恨你;如果你说谎话,别人也会恨你。你只能说实話或谎话,所以无论怎样都会被恨。”
  2. 破坏式

    • 结构:
      • 如果A,则B;
      • 如果A,则C;
      • 非B或非C;
      • 因此,非A。
    • 例子:
      “如果他是凶手,则案发时他在现场;如果他是凶手,则他有作案动机。但案发时他不在现场或没有动机,所以他不是凶手。”

三、经典案例


四、破解方法

  1. 指出选项不穷尽:证明选言判断遗漏了其他可能性(如“除了A和C,还存在第三种选择”)。
  2. 否定假言前提:质疑“如果A则B”的逻辑关系是否必然成立(如“说谎话不一定会被恨”)。
  3. 构造反向二难:用同样的逻辑结构推出相反结论,例如学生反驳普罗泰戈拉的策略。

五、应用与意义

二难推理在哲学、法律和日常辩论中广泛使用,能有效揭示逻辑矛盾,但也可能因预设片面前提而成为诡辩工具。理解其结构有助于提升批判性思维能力,避免陷入思维陷阱。

分类

ABCDEFGHIJKLMNOPQRSTUVWXYZ

别人正在浏览...

半变动制造费用不对称的参数缓冲区地址成本流动传像讯号防水衣分倍器分支流动浮选机辅助工具铬铷矾狗脊贯众坏死性牙髓化学烙术胡施克氏孔尖刻的言词交换状态肌浆球蛋白酶基金证明书精神诱导可混合的脉压颞浅动脉氢氧离子人口过剩桑普森氏囊肿石蜡分馏数值矩阵乘法替换表外括约肌切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