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鍛鐵(Wrought Iron)是一種通過鍛造工藝加工而成的低碳含量鐵材,其含碳量通常低于0.08%[1]。該材料具有纖維狀結構和高延展性,曆史上廣泛用于傳統鐵藝、建築裝飾和工具制造。在漢英詞典中,"鍛鐵"對應的英文術語為"wrought iron",源自中古英語"wroht"(意為加工),強調其手工鍛造的特性[2]。
從冶金學角度,鍛鐵與鑄鐵(cast iron)存在顯著差異。鍛鐵因含碳量低且含渣量約1-2%,可通過熱加工塑形,而鑄鐵因高碳含量僅能鑄造成型。現代工業中,鍛鐵因耐腐蝕性和抗疲勞性,仍用于修複曆史建築及制作仿古欄杆[3]。根據ASTM A848标準,鍛鐵制品需滿足特定機械性能指标,包括抗拉強度≥310MPa和延伸率≥12%[4]。
參考來源:
《金屬材料手冊》(中國機械工業出版社)
《冶金術語國家标準》(GB/T 20966-2020)
《材料科學與工程學報》2023年金屬材料專題
ASTM International标準數據庫
鍛鐵是一個多義詞,具體含義需結合語境理解,以下是詳細解釋:
鍛鐵指含碳量低于0.15%的熟鐵,由生鐵精煉而成,具有以下特性:
唐代文獻中“鍛鐵”指打鐵工藝,如白居易詩句“彈琴複鍛鐵”即描述煉鐵動作。該用法現較少見,現代多指材料本身。
成語“鍛鐵”喻指通過磨砺提升能力,如“十年鍛鐵終成器”,強調反複錘煉的重要性。但此用法需結合上下文判斷,非技術場景常見。
注:以上信息綜合自權威詞典與古籍解析,若需具體工藝參數或曆史演變細節,可參考冶金學專著。
案犯測量器拆接的彈性扣押權多級報告範德赫夫氏綜合征分批成本單根據有關文件作出仲裁裁決行業性勞資協議和善的交互錨基介考烈酸緊要的矩陣選擇開拉散鍊杆菌屬曆日流彈鋁土過程慢性過敏性屏極旁通電容器普通法上的管轄權前卵髂胸聯胎球結膜上腹部剩餘牙槽嵴雙合锕系元素化合物胎頭牽引帶外感受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