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英詞典

滴狀冷凝英文解釋翻譯、滴狀冷凝的近義詞、反義詞、例句

英語翻譯:

【化】 dropwise condensation

分詞翻譯:

滴的英語翻譯:

drip; drop; trickle
【醫】 drop; gt.; gtt.; gutta; guttae; tears

狀的英語翻譯:

account; certificate; condition; shape; state; written complaint
【醫】 appearance

冷凝的英語翻譯:

condensation
【化】 condensate; condensation
【醫】 condensation

專業解析

滴狀冷凝(Dropwise Condensation)是熱力學中描述蒸氣在冷卻表面凝結為離散液滴現象的專有術語,其英文直譯為"dropwise condensation"。該現象最早由英國物理學家J.W. Schmidt在1930年實驗觀測記錄,現被《英漢工程熱力學詞典》收錄為相變傳熱領域的核心概念。

從物理機制分析,滴狀冷凝發生在蒸氣與非浸潤性固體表面接觸時,由于表面張力作用,冷凝液難以形成連續液膜,反而聚集成孤立液滴。這種形态特征使其具有顯著高于膜狀冷凝的傳熱效率,實驗數據顯示其傳熱系數可達後者的5-10倍。美國機械工程師協會(ASME)在《相變傳熱手冊》中特别指出,這種現象的産生需要滿足表面自由能差條件: $$ Delta G = gamma{lv} + gamma{sl} - gamma_{sv} < 0 $$ 其中γ代表液-氣(lv)、固-液(sl)、固-氣(sv)界面張力。

工程應用方面,該原理已被成功運用于航天器熱控系統(NASA技術報告NAS 1.26:19780010409)和海水淡化設備優化(《國際傳熱傳質》期刊2018年論文)。清華大學熱能工程系的最新研究表明,通過納米結構表面改性可将滴狀冷凝穩定性提升至2000小時以上。

網絡擴展解釋

滴狀冷凝是一種高效的冷凝傳熱形式,其核心特征是冷凝液在壁面形成離散液滴而非連續液膜。以下為詳細解析:

1. 定義與形成條件

滴狀冷凝發生在冷凝液無法有效潤濕壁面的情況下,液滴在壁面隨機成核并逐漸生長。關鍵條件包括:

2. 液滴動态過程

3. 傳熱特性

傳熱系數可達膜狀冷凝的5-20倍,原因在于:

4. 應用挑戰

盡管效率突出,工業應用仍受限:

當前研究聚焦于:超疏水表面技術開發、液滴動力學模拟、表面自修複材料等方向。大連理工大學等機構通過實驗發現,維持高密度微小液滴分布是提升傳熱效率的關鍵。

分類

ABCDEFGHIJKLMNOPQRSTUVWXYZ

别人正在浏覽...

白硫菌科靶面積邊界不可侵犯部分切除步調一緻電池組電動式會計機多腦回的符合質量枸橼酸鋁貴要正中靜脈國内市場價格槐糖苷化學堿性肥料混凝土攪拌輸送車焦化裝置進出口經濟制裁巨響苛性蘇打粉雷電産生器療養法羅布遜氏卧位麻痹克雷白氏杆菌配置圖神經適應同側性視差外部設備數據流完備違禁物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