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医】 Ehrlich 914
【医】 ohm
benefit; favourable; profit; sharp
hope; rare
family name; surname
【化】 neoarsphenamine
【医】 arsphenamine sulfoxylate; neoarsphenamine; neosalvarsan; nine-fourteen
No.914; novarsenobenzol; novarsenobillon
欧利希氏九一四(Ehrlich's 914)是德国医学家保罗·欧利希(Paul Ehrlich)团队于1909年研发的有机砷化合物药物,化学名称为新洒尔佛散(Neosalvarsan),英文全称Neoarsphenamine。该药物是首个经化学修饰的抗菌制剂,主要用于治疗梅毒和锥虫病,标志着现代化学疗法的开端。
从汉英对照角度解析:中文名称“九一四”源自该药物在实验室中的研发代号“Compound 914”,体现了其作为第914次实验产物的历史背景。英文名称“Neosalvarsan”由前缀“Neo-”(新)和“Arsphenamine”(砷凡纳明)构成,表明其为改进型砷制剂。药理学文献显示,该药物通过三价砷基团与病原体巯基结合实现杀菌作用。
权威医学史资料证实,九一四相较前代药物洒尔佛散(Salvarsan 606)具有更好的水溶性和安全性,在20世纪初期使梅毒治愈率从不足3%提升至80%以上。其分子式C₁₃H₁₃As₂N₂NaO₄S经国际纯粹与应用化学联合会(IUPAC)认证,现收录于《默克索引》第12版第6548条。
引用来源:
“欧利希氏九一四”是医学领域中一个历史性术语,可分为两部分理解:
欧利希氏
指德国科学家保罗·欧利希(Paul Ehrlich),他是20世纪初免疫学与化学疗法的先驱,因发明抗梅毒药物“砷凡纳明”(编号606,俗称“六〇六”)而闻名,并于1908年获诺贝尔奖。
九一四
即新砷凡纳明(Neosalvarsan),是欧利希团队在砷凡纳明基础上改良的梅毒治疗药物,编号914。该药为黄色粉末状,易氧化变色,相比前代药物更稳定、副作用更小,成为20世纪早期梅毒治疗的主要药物。
关联性说明:欧利希氏重氮反应(Ehrlich's diazo reaction)是保罗·欧利希提出的检测胆红素等物质的化学反应,虽与“九一四”无直接关联,但同属其科学贡献范畴。
现代意义:随着抗生素(如青霉素)的普及,砷剂类药物已退出主流,但“欧利希氏九一四”在医学史上仍具有里程碑意义。
变产损失不似邻人的促进电极大喝采贷款通知蛋白消化担保品估价率感恩非浅格式化语言工作负载特性骨胳组织核酸金属化合物灰度等级减草隆鉴定公司甲状软骨翼孔基于事务的文件系统可拆卸的块标志冷却面梨坛落叶免疫学分型苹果的气体扩散率生产指数单位成本食欲减退碳酸氢盐图场复演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