萘黃酮英文解釋翻譯、萘黃酮的近義詞、反義詞、例句
英語翻譯:
【化】 naphthoflavone
相關詞條:
1.naphthoflavon
分詞翻譯:
萘黃的英語翻譯:
【醫】 naphthalene yellow
酮的英語翻譯:
【化】 ketone
【醫】 keto-; ketone
專業解析
萘黃酮(英文:Naphthoflavone)是一種有機化合物,屬于黃酮類化合物(Flavonoids)的衍生物。其名稱直接反映了其化學結構特征:由“萘”(Naphthalene,一種稠環芳香烴)與“黃酮”(Flavone,一種具有特定苯并吡喃酮結構的化合物)兩部分結合而成。
1. 化學結構與分類
萘黃酮的核心結構融合了萘環系統和黃酮的基本骨架。标準的黃酮結構由兩個苯環(A環和B環)通過一個含氧雜環(C環,即γ-吡喃酮環)連接而成。在萘黃酮中,通常指其中一個苯環(特别是B環)被萘環系統所替代或修飾的化合物。例如,一種常見的類型是5,6-苯并黃酮(5,6-Benzoflavone),其結構可視為在黃酮的5,6位并入一個苯環,形成萘并[2,1-b]呋喃或類似稠環體系 。
其通用化學結構可表示為:
$$
text{C}{19}text{H}{12}text{O}_2 quad text{(以5,6-苯并黃酮為例)}
$$
2. 來源與生物活性
萘黃酮并非廣泛存在于自然界中的植物次級代謝産物,更多是作為合成化合物或特定植物中的微量成分被研究。部分相關結構可能存在于某些藥用植物中,但典型的萘黃酮(如5,6-苯并黃酮)主要是通過化學合成獲得 。
其研究價值主要在于顯著的生物活性:
- 細胞色素P450酶調節劑:萘黃酮(特别是α-萘黃酮,即7,8-苯并黃酮)是經典的細胞色素P450 1A1 (CYP1A1) 和 CYP1A2 酶的抑制劑。它通過阻斷芳烴受體(AhR)信號通路或直接與酶作用,影響多環芳烴類緻癌物的代謝活化 。
- 芳香酶抑制劑:部分萘黃酮衍生物顯示出抑制芳香酶(雌激素合成關鍵酶)的活性,因此在激素依賴性癌症(如乳腺癌)研究中受到關注 。
- 抗氧化與抗炎:作為黃酮類衍生物,萘黃酮也可能具備一定的抗氧化和抗炎潛力,但其效果通常弱于常見的天然黃酮如槲皮素 。
3. 應用與研究領域
- 藥理學與毒理學研究工具:萘黃酮(尤其是α-萘黃酮)是實驗室中研究藥物代謝、化學緻癌機制(特别是多環芳烴類)以及AhR信號通路的重要工具化合物 。
- 潛在藥物先導化合物:其作為CYP酶和芳香酶抑制劑的特性,使其成為開發抗癌或化學預防藥物的研究起點。研究人員緻力于對其進行結構修飾以提高活性、選擇性和降低毒性 。
- 生物化學研究:用于研究酶-底物相互作用、受體結合等。
權威參考來源
- PubChem Compound Database (NIH):提供詳細的化學标識符、結構、性質及部分生物活性信息。搜索關鍵詞 "Naphthoflavone" 或 "5,6-Benzoflavone"。 https://pubchem.ncbi.nlm.nih.gov/
- ChEMBL Database (EMBL-EBI):收錄大量具有生物活性的小分子信息,包括萘黃酮及其衍生物的藥理數據和靶點信息。 https://www.ebi.ac.uk/chembl/
- IUPAC Gold Book (International Union of Pure and Applied Chemistry):提供标準化學術語定義,是理解“黃酮”(Flavone)等基礎概念的權威來源。 https://goldbook.iupac.org/
- ScienceDirect / PubMed (Scientific Literature):包含大量關于萘黃酮在酶抑制、抗癌機制等方面的原始研究論文和綜述。通過搜索 "naphthoflavone", "benzoflavone", "CYP1A1 inhibitor", "aromatase inhibitor" 等關鍵詞獲取最新研究進展。 https://www.sciencedirect.com/ | https://pubmed.ncbi.nlm.nih.gov/
網絡擴展解釋
萘黃酮是一種人工合成的黃酮類衍生物,主要分為α-萘黃酮和β-萘黃酮兩種異構體。以下是綜合多個來源的詳細解釋:
1.化學結構與異構體
- β-萘黃酮(CAS號:6051-87-2):分子式$C{19}H{12}O_2$,分子量272.30,别名包括5,6-苯并黃酮、β-萘基黃酮。其結構中苯環取代基位于5,6位。
- α-萘黃酮(CAS號:604-59-1):分子式同為$C{19}H{12}O_2$,但苯環取代基位于7,8位,别名包括7,8-苯并黃酮、苯并黃素。
2.物理性質
- 性狀:兩類異構體均為粉末狀,顔色從白色、類白色到黃色或褐色不等。
- 溶解性:易溶于氯仿(如β-萘黃酮溶解度為50 mg/ml)。
- 熔點:β-萘黃酮熔點為162~166℃,α-萘黃酮未明确提及,但保存條件需2~8℃。
3.用途與保存
- 生化研究:主要用于細胞色素P450酶的調控研究,可能作為誘導劑或抑制劑。
- 保存條件:需避光、低溫(2~8℃)保存。
4.異構體區别
- 結構差異:取代基位置不同導緻生物活性差異。例如,β-萘黃酮可能更常用于誘導Ah受體通路,而α-萘黃酮可能與特定酶結合有關。
- 應用場景:β-萘黃酮在實驗室中更常見,而α-型多用于對照實驗。
5.其他信息
- 命名與翻譯:英文名統稱Naphthoflavone,但需根據CAS號區分具體類型。
- 安全性:無直接毒性說明,但需按實驗室規範操作。
如需進一步了解合成路徑或藥理機制,建議查閱專業文獻或試劑廠商提供的技術文檔。
分類
ABCDEFGHIJKLMNOPQRSTUVWXYZ
别人正在浏覽...
擺子邊防警衛不應狀态産孢子杆菌場效晶體管帶狀譜圖單元内編輯大平氏并殖吸蟲丁字毛二蒽醌亞胺廢棄慣用譯名鼓式幹燥機腱鞘炎交互式查找交易時間機動歸檔器祭物極限跳脫電流寬度編碼闊肌立體結構式起槽鋸殺鞭菌素視覺印象手動操作它們自己碳陰離子它普酸體育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