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醫】 Cydonia lagenaria Lois.; fructus chaenomelis lagenariae
木瓜在漢英詞典中包含兩個主要釋義:
1. 傳統中藥材/薔薇科植物 學名Chaenomeles sinensis,英文對應"Chinese quince"。其果實呈梨形,表皮呈黃色帶紅暈,木質化程度較高。據《中國植物志》記載,該物種主要分布于長江流域及以南地區,果實在中醫典籍《本草綱目》中被描述具有舒筋活絡、和胃化濕功效,常配伍用于風濕痹痛配方[來源:中國科學院中國植物志電子版]。
2. 熱帶水果/番木瓜科作物 學名Carica papaya,英文通稱"papaya"。美國農業部植物數據庫顯示,該物種原産中美洲,果實富含木瓜蛋白酶(papain),現代營養學研究證實其含維生素C含量是柑橘的3倍。果肉根據成熟度可分青木瓜(未成熟時用于涼拌)和熟木瓜(橙紅色果肉可直接食用)[來源:USDA Plants Database]。
二者在植物分類學上屬于不同目級:薔薇科木瓜歸屬薔薇目(Rosales),而番木瓜屬于十字花目(Brassicales)。《不列颠百科全書》指出,這種命名差異源自明清時期東南亞物種傳入中國時産生的俗稱混淆[來源:Encyclopaedia Britannica]。
“木瓜”一詞的含義可從多個角度解析,綜合權威資料如下:
基本屬性
木瓜是薔薇科木瓜屬植物,學名Pseudocydonia sinensis,為落葉灌木或小喬木,果實呈長橢圓形,色黃且具香氣,味酸澀,需蒸煮或蜜漬後食用。其葉橢圓,花分紅、白兩色,原産于中國湖北、湖南等地。
與番木瓜的區别
現代常見的水果“番木瓜”屬番木瓜科,原産中美洲,唐代傳入中國,與《詩經》中的薔薇科木瓜并非同一物種。
《詩經》中的象征
《詩經·衛風·木瓜》以互贈木瓜、瓊琚等物,表達“珍重情意永相好”的情感,成為禮尚往來的經典意象。詩句“投我以木瓜,報之以瓊琚”亦衍生出“投木報瓊”的成語。
網絡用語延伸
在部分網絡語境中,“木瓜”被戲稱為“不解風情”的代稱,但此用法非主流釋義。
傳統藥用
木瓜果實可入藥,具解酒、祛痰、止痢等功效,北宋《圖經衍義本草》記載其主治霍亂、轉筋等症。
現代應用
番木瓜含木瓜蛋白酶,可助消化,適合消化不良者食用;種子可榨油,果肉富含維生素C及類胡蘿蔔素。
“瓜”為象形字,篆文與金文字形似藤蔓結瓜,印證木瓜作為瓜類植物的命名來源。
按人口計算的總産量備忘錄貿易本條磁道描述記錄大範圍屈服單向轉發器電子電路電阻式間隙額部帶狀疱疹非打印點分餾器弗裡登伯格氏視力卡感應電熱療法國家專營合同義務赫茲氏射線階式換熱器經紗上漿劑MVAc連續輸出記錄冒充米勃酮霓石三線法上訴狀副本商業地位輸入服務調節滲透的慰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