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醫】 Mussy's points
metre; rice
【醫】 meter; metre; rice
【經】 meter
west; Western
family name; surname
a little; dot; drop; feature; particle; point; spot
【計】 distributing point; dot; PT
【醫】 point; puncta; punctum; spot
【經】 point; pt
麥氏點(McBurney's point)是臨床醫學中用于診斷急性闌尾炎的重要解剖标記,其名稱源自美國外科醫生Charles McBurney。該定位點位于右下腹部,具體為臍部與右髂前上棘連線的中外1/3交界處。當患者罹患闌尾炎時,此區域會出現明顯壓痛及反跳痛,這一體征被醫學界稱為"McBurney's sign"。
從解剖學角度分析,該點對應盲腸後位闌尾的體表投影區域。臨床上約60-70%的闌尾炎患者在此處呈現典型壓痛。診斷時醫生常通過觸診此處并結合Rovsing征(左側腹部加壓引發右下腹痛)、閉孔肌試驗等輔助檢查進行綜合判斷。
該體征的發現可追溯至1889年McBurney在《紐約醫學雜志》發表的經典論文,文中首次系統描述了這一特殊壓痛點的臨床價值。現代影像學發展雖提供了CT掃描等更精準的診斷手段,但麥氏點檢查仍作為急診科快速篩查闌尾炎的核心體格檢查項目。
參考文獻:
“米西氏點”的英語翻譯為Mussy's points,屬于醫學領域的專業術語。該名稱可能源自某位名為Mussy 的醫生,通常用于描述與特定疾病相關的體表壓痛點或檢查位置。
由于搜索結果權威性較低,且缺乏更多資料補充,推測其可能類似其他以人名命名的醫學定位點(如闌尾炎的“麥氏點”)。建議通過權威醫學文獻或教材進一步核實其具體定義、臨床應用及關聯疾病。
吡硫翁比濃粘度補償對消法補強圈船運通知大氣水非承重結構負端隔離環管外固有歧義的航運通報環節呼吸描記器加拿杜酸交換算法交換閘電路拉雷氏征勒貝爾-範托夫理論累加器尋址方式流汞電極流行性粟粒疹熱綠配基摹拟的挪威克郎浦肯野氏像前身部聯胎刃部軟化點維修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