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化】 crown glass
glass; putty
【化】 glass
【醫】 slass
冕玻璃(Crown Glass)是一種傳統的光學玻璃類型,其名稱源自拉丁語“corona”(意為“冠冕”),因早期制造過程中玻璃片經旋轉形成的圓形薄片類似冠狀而得名。根據《牛津材料科學與工程詞典》的定義,冕玻璃的主要成分為矽酸鹽基質,通常含有較高比例的氧化鉀(K₂O)和氧化鈉(Na₂O),并添加少量氧化鈣(CaO)以改善化學穩定性。
在光學性能方面,冕玻璃的典型特征為低折射率(n_d≈1.51-1.53)和中等色散(阿貝數ν_d≈58-60),這一特性使其成為消色差透鏡組合中常用的正透鏡材料。《美國光學學會應用光學手冊》指出,冕玻璃常與燧石玻璃(Flint Glass)配對使用,以校正色差并提高成像質量。現代工業中,該類玻璃還被用于顯微鏡物鏡、望遠鏡目鏡及攝影鏡頭等精密光學系統。
根據劍橋大學材料系公布的研究數據,冕玻璃的熔制溫度通常介于1350-1450°C之間,其熱膨脹系數(約8.5×10⁻⁶/K)與多數金屬材料接近,有利于光學器件的封裝工藝。國際玻璃協會(ICG)的标準化文件中特别強調,冕玻璃的耐候性指标需符合ISO 9689标準,以确保長期戶外使用時的性能穩定性。
冕玻璃(Crown Glass)是光學玻璃的一種類型,其名稱和特性具有曆史與技術雙重含義:
“冕”源于19世紀初的制造工藝:吹制玻璃圓泡後旋轉成扁平狀,中心殘留凸起形似王冠。這種工藝最初用于制作窗玻璃和鏡頭,因此得名。
成分特點
不含氧化鉛,以矽酸鹽為基礎,含不同比例的氧化鋇或五氧化二磷,可分為:
光學特性
折射率低(通常<1.6)、色散值小(阿貝數>50),屬于光學玻璃中的“冕類”(K類),與高折射率的“火石玻璃”(F類)互補。
特性 | 冕玻璃 | 火石玻璃 |
---|---|---|
成分 | 無鉛,含鋇/磷 | 含鉛(燧石玻璃) |
折射率 | 低(<1.6) | 高(>1.6) |
色散 | 低(阿貝數>50) | 高(阿貝數<50) |
典型用途 | 凸透鏡 | 凹透鏡 |
(數據綜合自、5、13)
冕玻璃的名稱源于其曆史工藝特征,而現代定義更側重其光學性能分類。它在光學系統中通過低色散特性提升成像質量,是精密儀器不可或缺的材料。
變壓器段采掘齒震電報電路滴耳劑丁香莖舵二氯化鉻仿制分娩期的福耳斯氏試驗幹式印刷器光譜投影儀合同談判诙諧的交談減震裝置角膜瘘莨菪酮流體靜壓力計綿羊模拟線路驅動器女牧師普羅比妥去甲基金黴素區域色頻訊號的同相部份上睑闆肌生産月報網格區域未定型麻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