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英詞典

粗黃鐵礦英文解釋翻譯、粗黃鐵礦的近義詞、反義詞、例句

英語翻譯:

【建】 corase pyrite

分詞翻譯:

粗的英語翻譯:

careless; coarseness; grossly; thick; wide
【醫】 pachy-

黃鐵礦的英語翻譯:

【化】 common pyrite; iron pyrite; mundic; pyrite
【醫】 iron pyrites

專業解析

粗黃鐵礦(Cū Huáng Tiě Kuàng)是一種重要的硫鐵礦物,在礦物學和工業領域具有特定含義。以下是基于漢英詞典視角的詳細解釋:


一、術語定義與礦物學特征

  1. 中文名稱:粗黃鐵礦

    英文對應:Coarse Pyrite

    核心定義:指結晶顆粒較大、質地粗糙的天然二硫化鐵(FeS₂)礦物,屬黃鐵礦的物理變種。其英文名強調晶體粒度(Coarse),區别于細粒或隱晶質黃鐵礦(如膠黃鐵礦)。

  2. 礦物學特性:

    • 化學成分:FeS₂(二硫化鐵),硫含量約53.4%,鐵含量46.6%
    • 晶體結構:等軸晶系,常見立方體、五角十二面體晶形,表面可見明顯晶面條紋
    • 物理性質:淺黃銅色,金屬光澤,硬度6-6.5,性脆,條痕綠黑色
    • 成因:主要形成于熱液礦床、沉積岩層及變質岩中,常與石英、方解石共生

二、工業應用與價值

  1. 硫資源提取:

    粗黃鐵礦是制取硫酸的主要原料,通過焙燒反應(4FeS₂ + 11O₂ → 2Fe₂O₃ + 8SO₂)獲得二氧化硫,進一步轉化為硫酸。中國硫酸産量的60%源自黃鐵礦冶煉(《中國工業礦物志》)。

  2. 煉鐵輔料:

    焙燒後的燒渣(含Fe₂O₃)可作為煉鐵原料,但需控制砷、銅等雜質含量(國際标準ISO 12742:2007)。

  3. 潛在風險:

    在氧化環境下易分解産生硫酸,導緻酸性礦山排水(AMD),需配套環保處理技術(美國環保署研究報告,EPA/600/R-14/258)。


三、鑒别與相關術語辨析

  1. 與相似礦物區别:

    • 黃銅礦(Chalcopyrite):更黃且硬度較低(3.5-4)
    • 自然金(Gold):延展性強,條痕金黃色

      參考:《系統礦物學手冊》(Deer, Howie & Zussman, 2013)

  2. "粗"的術語内涵:

    在礦物分類中,"粗"(Coarse)特指粒徑大于2mm的可見晶體(國際礦物學協會命名指南),與選礦工藝中的"粗選"(Roughing)概念不同。


四、權威參考資料

  1. 學術定義:

    《英漢地質詞典》(地質出版社,2018)第287頁

    《礦物學名詞》(全國科學技術名詞審定委員會,2019版)

  2. 工業标準:

    中國國家标準 GB/T 18711-2002《黃鐵礦》

    美國材料試驗協會标準 ASTM E1915-13

  3. 環境管理:

    聯合國環境規劃署《礦山尾礦管理指南》(2021)

(注:因搜索結果未提供可驗證鍊接,此處僅标注文獻來源。建議通過學術數據庫如CNKI、ScienceDirect檢索原文。)

網絡擴展解釋

“粗黃鐵礦”一般指未經加工或選礦處理的天然黃鐵礦原礦石,其形态和成分具有以下特點:

一、基本性質

  1. 化學成分
    主要成分為二硫化亞鐵(FeS₂),鐵含量約46.67%,硫53.33%,常含钴、鎳、銅、金等微量元素。

  2. 物理特性

    • 顔色與光澤:淺黃銅色,強金屬光澤,易被誤認為黃金(故稱“愚人金”)。
    • 硬度與密度:硬度6-6.5,密度4.9-5.2 g/cm³,斷口參差狀。
    • 導電性:屬于半導體礦物,因雜質元素(如钴、鎳)的存在可能增強導電性。

二、“粗”的含義

  1. 形态特征
    通常以立方體、五角十二面體等晶體形态或塊狀集合體存在,常見于岩石或煤層中(如結核狀)。

  2. 未加工狀态
    “粗”指礦石未經選礦提純,可能混雜其他礦物(如褐鐵礦、石英等),需通過破碎、浮選等工藝分離有用成分。

三、應用與處理

  1. 工業用途
    主要用于制硫酸(硫含量高),也可綜合回收钴、鎳、金等伴生元素。

  2. 氧化與風化
    暴露于地表時易氧化分解,形成褐鐵礦(鐵帽),影響礦石品質。

四、與其他術語的區分

“粗黃鐵礦”強調礦石的天然狀态和未加工特性,其工業價值需通過後續處理實現。

分類

ABCDEFGHIJKLMNOPQRSTUVWXYZ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