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英詞典

間隙固溶體英文解釋翻譯、間隙固溶體的近義詞、反義詞、例句

英語翻譯:

【化】 interstitial solid solution

分詞翻譯:

間隙的英語翻譯:

clear; clearance; gap; interval; space
【化】 back lash; clearance; gap; play; slack
【醫】 clearance; diastem; diastema; interspace; space; spatia; spatium

固溶體的英語翻譯:

【化】 solid solution; sosoloid
【醫】 solid solution

專業解析

間隙固溶體(Interstitial Solid Solution)是指溶質原子嵌入溶劑金屬晶格間隙位置形成的固态溶液。該概念在材料科學與金屬學中具有重要地位,其核心特征表現為:溶質原子半徑通常小于溶劑原子半徑的59%(Hume-Rothery規則),例如碳(原子半徑0.077 nm)在γ-Fe(原子半徑0.128 nm)晶格中的固溶。

形成機制包含三個關鍵要素:① 溶劑金屬需具有開放的晶體結構,如面心立方(FCC)或體心立方(BCC);② 溶質原子尺寸需小于晶格間隙尺寸;③ 原子間需滿足電負性匹配條件。這種結構常見于鋼中的碳原子固溶、钛合金中的氫原子固溶等場景。

其物理特性包括:

  1. 晶格畸變效應:溶質原子導緻局部晶格應變,如碳原子使鐵素體晶格常數增加0.022 Å
  2. 強化機制:通過固溶強化提高材料硬度,奧氏體不鏽鋼的屈服強度可提升15-25%
  3. 擴散特性:間隙原子的遷移活化能較低,例如碳在α-Fe中的擴散系數達1.5×10⁻⁶ cm²/s(600℃)

工業應用主要涉及:

網絡擴展解釋

間隙固溶體是材料科學中的一種固溶體類型,其核心特征為溶質原子嵌入溶劑晶格的間隙位置而非取代溶劑原子。以下從定義、形成條件、結構特點及影響等方面進行綜合說明:

  1. 定義與基本結構
    間隙固溶體是指溶質原子(如碳、氫、氮等小尺寸非金屬元素)填入溶劑金屬(如鐵、鎳等過渡族金屬)晶格的間隙中形成的固溶體。例如,碳溶于γ-鐵形成的奧氏體即為典型代表。

  2. 形成條件

    • 原子尺寸限制:溶質與溶劑原子直徑比需小于0.59,以保證小原子能嵌入晶格間隙。
    • 溶劑結構特性:溶劑的晶格間隙形狀和大小直接影響溶解度,如面心立方結構的γ-鐵比體心立方結構的α-鐵間隙更大,更易形成間隙固溶體。
  3. 分類與溶解度
    間隙固溶體通常為有限固溶體,即溶質溶解度受溫度、壓力等因素限制,無法無限溶解。例如,碳在鐵中的溶解度隨溫度變化,高溫下奧氏體的碳溶解度顯著高于鐵素體。

  4. 對材料性能的影響
    溶質原子的嵌入會導緻晶格畸變,産生固溶強化效應,從而提高材料的硬度、強度和耐磨性。例如,鋼中的碳通過間隙固溶強化顯著提升力學性能。

  5. 與間隙相的區分
    間隙固溶體與間隙相(如碳化物)不同:前者保持溶劑晶格結構,溶質隨機分布;後者則是溶質與溶劑按比例形成的新化合物,具有獨立晶體結構。例如,滲碳體(Fe₃C)屬于間隙相,而奧氏體為間隙固溶體。

總結來看,間隙固溶體是金屬材料改性的重要手段,其形成機制和性能影響在合金設計中具有關鍵作用。如需進一步了解具體合金體系的應用,可參考材料科學相關教材或權威數據庫。

分類

ABCDEFGHIJKLMNOPQRSTUVWXYZ

别人正在浏覽...

比較測微光度計財務狀況變動報告超再生齒輪千斤頂初基胞達塞氏合金動态調試技術多羽肌二鹽酸肼放射性鐵動态放線狀諾卡氏菌廣義變換合同要求後彎式葉輪化學法去除外殼記錄提要劇痛可靠性水平困獸猶鬥地良性動脈硬化毛細管粥樣化美哌隆鎳硫鐵礦潑硫酸嵌入式計算機數字盤探礦許可證鐵證如山威爾遜氏局部麻醉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