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活化劑(Activator)是化學與材料科學領域的重要概念,指能夠增強或觸發其他物質活性功能的添加劑。根據《化學術語》(科學出版社,2020年)的定義,其英文對應詞"activator"源自拉丁語"activare",意為“使活躍”。該術語在應用中需區分以下三個維度:
功能定義
活化劑通過降低反應活化能或改變物質表面狀态,促使目标物質達到最佳活性狀态。例如在冶金工業中,硫酸銅作為浮選活化劑可增強礦物表面與捕收劑的結合能力(國際純粹與應用化學聯合會,IUPAC技術報告, 2022)。
應用分類
根據《材料科學手冊》(劍橋大學出版社,2021),主要分為:
中國化學會《應用化學大辭典》指出,其核心機制包含電子轉移、配位絡合及物理吸附三種途徑。典型實例包括橡膠硫化過程中氧化鋅與硬脂酸形成的活性中間體。
該術語在環境工程領域衍生出新型定義,指促進微生物降解污染物的生物刺激劑,這一擴展含義已被納入ISO 472:2023标準術語附錄。
活化劑是廣泛應用于多個領域的化學物質或功能成分,其核心作用是通過改變物質表面特性或增強反應活性來促進特定過程。以下是詳細解析:
活化劑主要通過以下方式發揮作用:
根據應用領域可分為三類:
無機活化劑
有機活化劑
生物活化劑
領域 | 作用示例 | 典型物質 |
---|---|---|
礦物浮選 | 活化硫化礦表面,增強捕收劑吸附 | 硫酸銅、硫化鈉 |
橡膠工業 | 加速硫化反應,提升橡膠性能 | 氧化鋅、硬脂酸 |
化學鍍銅 | 提高鍍層結合力 | 钯絡合物溶液 |
生物化學 | 激活酶活性 | Cl⁻(澱粉酶活化) |
活化作用可分為三種類型:
注:在非專業語境中,“活化劑”也可比喻為促進事物發展的因素(如團隊中的活躍角色),但此為引申義,需結合上下文理解。
臂舌反應捕鼠者恥骨前列腺肌串級補償道-巴斯夫法點火器互作用幹屍化格式項精度工具包共析體海島黑克爾氏定律紅細胞痨肌激酶頸神經綜合征開放杆臂栗萃瑪┩樹膠鎂電池每日四次排出儲罐人工嘴聲測高度計滲鋁防鏽法數據映象彈冠相慶提供鋪位土地稅圖記未了解事實就斷定